[其他]高硬度密封环在阀门上的固定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5103174 | 申请日: | 1985-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3174B | 公开(公告)日: | 1987-07-01 |
发明(设计)人: | 单新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机械工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K1/46 | 分类号: | F16K1/46;F16K3/10;F16K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度 密封 阀门 固定 方法 | ||
本发明是一种把高硬度材料密封环固定在阀门 截止部件上的方法。
目前已有的阀门密封面材料硬度低,在高温、高 压的场合极易磨损、擦伤、垫伤,亦难于抵抗含颗粒流 体介质长时期冲刷和腐蚀,寿命短。而选用高硬度材 料密封环作阀门密封面,由于它的膨胀系数与阀座膨 胀系数相差很大,很难与阀座结合牢固。“阀门” 1982年No2P1-11文中介绍的单纯钎焊及间隙配合 的固定方法,因冷热疲劳,在高温、高压情况下密封环 松脱。因此,高硬度材料密封环在阀门上牢固固定的 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把高硬度密封环牢固的固 定在阀体上,而提出钎焊、机械夹固及过盈配合同时应 用的方法,使高硬度密封环牢固的固定在阀体上。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是先把高硬度密封环钎焊在 阀座上,然后采用机械夹固形式,用夹持套使内孔底 端压紧面紧紧压固在密封环上部肩脊平面外侧。夹 持套、阀座、密封环之间均采取过盈配合,这样密封环 在各个方向均不能活动,解决了由于高硬度密封面材 料与阀体材料收缩率不一而使密封环松脱的问题。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了高硬度密封环 作阀门密封面,使阀门密封面抗磨损,耐腐蚀,提高了 阀门的寿命,延长了设备的运行周期。适于在高温、 高压及有颗粒状与腐蚀性的流体介质的情况下使 用。使用温度可在-254~1200℃及压力小于 700公斤/厘米2的范围内。
图1是钎焊的阀座密封环固定结构剖面图。
图2是加静密封圈的阀座密封环固定结构剖面 图。
下面是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中将高硬度密封面材料制成密封环〔1〕加工 到需要尺寸,高硬度密封环材料是硬质合金、高硬度 合金、金属陶瓷及陶瓷,再将阀座〔5〕上部加工成圆形 直口凹槽,其直口内径留有过盈量,保持直口凹槽底 平面的平面度,把密封环〔1〕钎焊在阀座〔5〕的直口凹 槽上,将其过盈配合在夹持套〔2〕内,使阀座〔5〕与夹 持套〔2〕压紧夹固,其中夹持套〔2〕内孔底端压紧面压 紧密封环〔1〕上部肩脊平面〔3〕外侧,压紧力近似于压 紧材料的许用压力,然后底部环缝焊固。
密封环〔1〕与阀座〔5〕,夹持套〔2〕与阀座〔5〕之 间均采用过盈配合,过盈量视配合件直径和工作压力 的大小而定。例如当阀门口径为10毫米、公称压力 为400公斤/厘米2时,过盈量选用0.04~0.06毫 米。
图2中将高硬度密封面材料制成的密封环〔6〕加工 到需要的尺寸,再将阀座〔10〕上部加工成圆形直口凹 槽,直口内径留有过盈量,保持直口凹槽底平面的平面 度,把静密封垫圈〔9〕装入直口凹槽内,将密封环〔6〕过 盈配合在阀座〔10〕的直口凹槽内。密封环〔6〕上部肩脊 平面加静密封垫圈〔8〕,然后把阀座〔10〕过盈配合压入 夹持套〔7〕内,使夹持套〔7〕内孔底端的压紧面压紧夹固 密封环〔6〕,再将阀座〔10〕与夹持套〔7〕底部环缝焊固。 密封环〔6〕与阀座〔10〕,夹持套〔7〕与阀座〔10〕之间均 采用过盈配合,过盈量视配合件的直径和公称压力大小 而定。例如当阀门口径为10毫米、公称压力为400公 斤/厘米2时,过盈量选用0.04~0.06毫米。
密封环的固定方法同样适用于阀瓣、闸板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机械工业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机械工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3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仿雕艺术牌匾成型方法
- 下一篇:惰性物质覆盖法合成聚甘醇二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