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疮疖软膏的制备无效
申请号: | 85103295 | 申请日: | 1985-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3295A | 公开(公告)日: | 1986-10-22 |
发明(设计)人: | 周沛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然药物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K9/08 | 分类号: | A61K9/08;A61K35/78 |
代理公司: | 广西壮族自治区专利管理处 | 代理人: | 张晓频 |
地址: |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膏 制备 | ||
本发明是关于从木芙蓉叶中提取治疗疮疖用药,并制备成软膏的方法。
木芙蓉为锦葵科木槿属植物,学名为Hibiscus mutabilis Linn。据印度Subramanian等人报告,木芙蓉花含黄酮类(Flavonoid)和花色(Anthocyanin);又据印度Allahabad大学报道木芙蓉茎中含有柚皮素5,7-二甲醚4′-O-B-D木糖-B-D阿拉伯糖(Naringenin 5,7-dimethyl ether4′-O-B-D-Xylopyranosyl-B-D-arabinopyranoside),而木芙蓉叶中据报道含有延胡索酸,硫酸钾和氯化钾。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木芙蓉花并叶,气平而不寒不热,味微辛而性滑涎粘,其治疽之功,殊有神效。将木芙蓉叶或根生研或干研末,以密调涂干肿处四周,可消肿止痛。1971年广西宜山县北牙公社卫生院用木芙蓉鲜叶或花煎水服和捣烂外敷患部,并配合服用其它中药和西药,治愈过各种类型阑尾炎。1975年广西医药研究所用木芙蓉叶分别制成针剂,片剂、粉剂,用于治疗过各种类型阑尾炎,使用时采用针剂、片剂、粉剂同时服用和外敷。这些治疗方法,都存在着治疗对象单一,疗效不显著,还需配有其它药物一同使用,给使用带来不方便,因而限制了木芙蓉的广泛应用。因此,都迫切需要产生一种以木芙蓉为有效成份的商品成药。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经过反复研究,从木芙蓉叶中提取出治疗疮疖用并和其它物质配合制成的一种药膏(下面简称疮疖灵)。
疮疖灵是一种棕黑色外用药膏,不仅对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层疾患如疖子,毛囊炎,甲沟炎等有很强的消炎散肿止痛作用,而且对皮下层的感染如急性乳腺炎,急性蜂窝组织炎,淋巴结炎等亦有良好的消炎及局限炎症的作用,使用方便,一般不需用其它药物配合治疗。
疮疖灵制备方法如下:
1>煎煮
将洗净的木芙蓉叶,加水浸过药面,煮沸,滤过,再将药渣用水煮沸,滤过,弃去药渣。
2>浓缩
将二次煎煮液合并,浓缩至1∶1,(每毫升含生药1克)。
3>酒沉
加入浓度大于90%的乙醇到浓缩液中,静置12~24小时,滤过,减压回收乙醇,并继续将滤液缩成稠膏(每克稠膏含生药10克)。
4>软膏配制
加入稠膏重量0.4~0.6%的10%的尼泊金乙醇溶液到稠膏中,在70℃进行混合,均匀后加入200~300%的凡士林,2~3%的羊毛脂,0.1~0.2%的10%的冰片乙醇溶液充分搅拌均匀,灌封即得疮疖灵。
疮疖灵的药理和毒性试验
1>体外抗菌实验。药液浓度为每毫升相当生药1克,其抑菌浓度为,大肠杆菌1∶4;绿浓杆菌1∶4;弗氏1∶8;伤寒杆菌1∶8;金黄色葡萄球菌1∶64;腊样杆菌1∶8。
2>离体迥肠收缩实验。药液浓度为0.4克/毫升用量1毫升,对鼠离体迥肠有收缩作用。用量降至0.5毫升,仍保持其收缩作用,而且此作用可被阿托品所对杭。
3>急性降压试验。犬2只,用苯巴比妥钠和戌巴比妥钠混合腹腔注射麻醉,按一般方法记录血压。静脉注射木芙蓉注射液0.2毫升/公斤体重,5~10分钟降至原水平的27%,约1小时恢复正常。用同样剂量行肌注射,对血压无影响。
4>刺激试验。家兔三只,分别于一侧股四头肌注木芙蓉注射液2毫升,24~28小时内处死,剖射局部,发现一兔在0.5平方公分范围内有散在出血点,其余二兔仅见注射部位之肌肉略失光泽。
5>溶血实验。将木芙蓉注射液调PH6.5~7.0,取2.5毫升,加生理盐水2毫升和2%兔血球悬液2.5毫升,摇匀,室温(29℃)放置1小时,未见溶血。
6>急性毒性实验。
(1)小鼠5只,分别腹腔注射木芙蓉注射液0.4毫升/20克体重(相当于临床一次量的500倍),48小时内无死亡。
(2)小鼠腹腔注射之半数致死量为125.3±12.8克/公斤
(上述注射液均为按本发明方法从木芙蓉叶中提出的,浓度为400毫克/毫升)。
临床实验
一九八四年六月至十二月底广西区妇幼保健院儿科共治疗各类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疾患共381例,其中采用疮疖灵治疗的有319例,使用鱼石脂膏治疗62例。情况如下:
1>病例选择及分组
收治疮疖患者男238例,女143例,其中婴幼儿占43.8%,病种及治疗分布如下表:
2>治疗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然药物研究中心,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然药物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3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长冲程抽油机
- 下一篇:摆动式磁泵和振子式磁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