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存储盘的播放系统无效
申请号: | 85103577 | 申请日: | 1985-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3577A | 公开(公告)日: | 1986-11-05 |
发明(设计)人: | 古谷恒雄;古川俊介;堀克弥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20/10 | 分类号: | G11B20/10;G11B27/2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先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存储 播放 系统 | ||
这件发明关系到一种从预先录制好的盘中播放数字数据的系统。
光学数字音响盘(亦称为密纹盘CD)系统可以播放出高质量的立体声音乐。在这种密纹盘系统中,如果对盘的结构不作大的改变而能播放与音乐不同的数字数据,例如书本文字的字母数字数据、图形显示数据或计算机程序数据,以及至少再加一路音乐,那么只要添置显示单元就能构成一台完整的可视信息播放系统,例如可播放图形、统计表、静止图象以及(或者)电视游戏。这就扩展了密纹盘系统的应用范围。此外,目前密纹盘的存储量约为500M字节,比通常的软盘大得多。
另一方面,在通常的密纹盘中,数据存储单元相对地说比较长,例如在其中可存入整个乐曲或其中的一段,因为密纹盘原为播放音响信号设计的。如果把这个系统当作一般的数据存储器使用,就需要在精确的例如128字节到10K字节的单元上去读取数据。
此外,在播放音乐时,标题的跟踪精度要求不高,对播放的声音不会引起可注意的影响。这是因为从盘再生信号中分出的主信道音响数据都写到一个缓冲存储器中,经过纠错处理,这样就消除了数据中任何时间轴上的相位起伏(信号跳动)。然而,如上所述,由于子码信号不需要高精度的标题跟踪,所以为了降低制造成本,密纹盘系统本身并不校正时间轴上的相位起伏(跳动)。因此,如果把这系统当作数据存储器使用就会发生一个问题,这种系统不能仅依靠子码信号来准确地确定出盘上的读出地址。
知道了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可在市场上得到的用于播放盘的数字盘系统,它可用来读数字信号,例如代替数字音响信号,用它可读出计算机程序和数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价格便宜的盘播放系统,其中有一个缓冲存储器被用于对主信道数字数据的交叉还原作用。
本发明还有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盘的播放系统,只需简单地外加一个电路,不需要改变通常的密纹盘的播放处理电路,就能访问主信道数字信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这种系统包括:a)能产生与从盘再生信号中数据单元同步的写入时钟的装置;b)能产生恒定频率的读出时钟的装置;c)一个缓冲存储器,从盘中再生来的主数字数据和辅助数字数据都按与写入时钟发生装置来的写入时钟相同步的方式写到这缓冲存储器内,且从缓冲存储器按与读出时钟相同步的方式读出主数字数据;以及d)根据从缓冲存储器读出的辅助数字数据使这盘寻找主数字数据播放位置的装置。上述的缓冲存储器可包括一个分开的FIFO(先进先出)缓冲寄存器。
依照本发明的播放盘系统能够完成盘存储器的作用,但存储量要比通常的软盘大得多,并能以适合于处理的一个个单元来读出数字数据。
此外,本发明的系统还能记录与立体声音乐信号不同的数字数据,这些数字数据采用例如纠错的信号处理模式和记录数据格式的信号格式,使能与市场上出售的用于播放立体声音乐的密纹盘系统兼容。而且,由于本发明的系统采用了一个交叉还原RAM用以纠正时间轴上的子码信号,差不多通常密纹盘所有的播放处理电路都可利用,因此可以做成成本低的系统结构。
另外,本发明的系统,只需简单地加一个外部电路,不需要改变通常密纹盘的播放处理电路,就能访问主信道的数字信号。
附图的简短说明
从以上的说明再参看附图可以更完整地理解这件发明。
图1及2是记录在密纹盘上数据结构;
图3是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记录的一块数字数据;
图4是用来产生将被记录在盘上的信号的一个记录电路的简化方框图;
图5是播放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的简化方框图,从盘再生出来的信号就被送至这个播放电路;
图6是数字数据的图,用来说明起伏校正和交叉还原过程;
图7A至7E都是用来说明起伏校正和交叉还原过程的时序图;
图8是缓冲电路另一例子的简化方框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整个结构的方框图;
图10是第二实施例中串联数据字的格式。
为了便于理解这件发明,可参照附图。
图1表示记录在密纹盘上的一个数据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3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