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监视钻孔的方法和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5103582 申请日: 1985-05-08
公开(公告)号: CN85103582A 公开(公告)日: 1986-11-05
发明(设计)人: 博霍斯特;克里斯托弗;劳尔 申请(专利权)人: 康诺科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E21B47/00 分类号: E21B47/00;G01V1/40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先春
地址: 美国宾西***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监视 钻孔 方法 装置
【说明书】:

在钻孔过程中,过去采用了各种方法来确定钻孔参数如:方向、压力,或与相邻构造的关系,并从孔中把数据收回。美国专利3,771,118讨论过一种方法;周期地把钻杆从孔中拉出来。替换某些测量工具。它们记录了数据,如同记在胶片上一样,或者通过电缆把数据传到工作面。

在美国专利3,790,930,和4,001,773中曾建议采用另一种方法,在其中数据由钻杆从孔内传出来,无论在钻孔过程中或是在暂停期内,由扭矩波传出。

也有人建议以二进制形式产生数据,及利用这些信号对音频信号进行移频调制。这些音频信号可以用增者器通过钻管传送,例如在美国专利4,019,148,4293936和4,390,975中就是如此。

在文献中都列出了,在音频数据摇测中所用的元件。如美国专利4,021,773中的指音器,美国专利4,066995中的声隔离器,美国专利4283780中的谐振声传感器。在美国专利4391336中给出一种特殊系统,用于给第二个孔导向,使之和第一个孔平行。在美国专利4386664号中透露一种近于水平孔的钻孔方向的控制方法,如煤层的甲烷排出孔。

最后,坎波写的“从用户的观点来看孔内摇测”的文中,公布了一种孔内摇测方法。此文发表在1983年10月的《石油技术》杂志第1792-1796页。

本发显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钻孔数据摇测发送器。它既结实又便于操作和维修。在此以前大部份系统的使用,解码和维修都相当复杂,所以存在一种从事测井记录的专家职业。

在本发明中有一种井孔数据摇测系统,借此数据被编成二进制码,以音频脉冲的形式传送。它们从自带电源的发送器中发出来,通过一系列钻管传到工作面后再解码。脉冲是由电磁锤产生的,无和钻杆之间有声合。在一种推荐的实施方案中,数据传输周期是由发送器检测到钻孔机预定的间欲后起动的。在另一种推荐的方案中,当发送器检测到较长的停钻期后,断开敏感元件的电源。

图1是本发明的摇测装置在水平孔中的示意图,一部份是侧视图,一部分是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发送器的剖面图。

图3是适合本发明的线路方块图。

参看附图,特别是图1,其中示出一种钻孔机械10,它在轮子12上,或装在履带上,以便产生向前的推力。钻孔机10在采掘出的14中,它有顶面16和底面18。钻机10指向邻近的侧壁是水平伸展的扩层端面,譬如是煤层,在这矿层中正在钻水平孔。按照钻孔工艺要求,首先钻一个大孔径的孔22,然后插入一金属套筒24。在孔22以内,金属套筒24以外的环状套间压入水泥26,从而把套筒24固紧定位。钻机上套上一节或多节钻杆28,在前端装有导向发送器30,远端马达32,旋转钻头34。在钻杆28进入金属套筒24的入口装有密封盘36。在图中未画高压水源。高压水通过软管38和接头40进入钻杆中的空心腔。高压水经过钻杆达到远端马达32,是驱动马达32及钻头34的动力,排出的水,经过钻杆28以外环形空脏42流回孔外。并将钻出的废屑带出。接头44装在套筒24上,排水管46与接头44连接,废水和钻屑通过他们排出。最后如同压电加速度计一类的声检测器48装在钻杆28上,通过电缆50和读出显示器装显相联。

人们会以为上面说明是利用远端马达来转动钻头34,于是操作钻孔机仅需要做轴向运动,或者由钻机10对钻杆施加推力。然而本发明的导向系统也可对旋转孔同样有用,在此钻机不仅给出轴向推力,而且也转动钻杆28和钻头34,在这种情况中当然不需要远端马达。

现在参看图2,更充份地说明导向发送器30,发送器被加工成与一般钻杆联结,而且最好与钻杆28外径相同。为此分别在两端制出相应的内螺纹62。正如图1所示,在它的前端或者说是远端,通过螺纹62与马达32和钻头34接合。供给马达的高压水,从邻近的钻杆的中心腔,由左面进入部件30。水先进入轴线上的孔64,然后进入一些辐射状的孔66,向外流进环形腔68,环形腔位于外壳70以内,内套管72以外。内套管72是全密封的,即两端是封闭的。没有开口,甚至没有穿电线的通道的内套管由外壳70内的一些中心定位架74固定。高压水通过支架74后进入马达的中心入口,以便供给动力。在图2中,左边的钻杆和右边的马达都没画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诺科有限公司,未经康诺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3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