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从硝基苯高选择性地催化氢化制备对氨基酚工艺无效
申请号: | 85103667 | 申请日: | 1985-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3667B | 公开(公告)日: | 1987-07-29 |
发明(设计)人: | 单熙滨;刘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医科大学科学研究处 |
主分类号: | C07C91/44 | 分类号: | C07C91/44;C07C8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硝基苯 选择性 催化 氢化 制备 氨基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从硝基苯高选择性地制备痹氨基酚的有机合成工艺。
对氨基酚是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广泛用于染料、橡胶、感光材料、制药等工业。
目前制对氨基酚是用对硝基酚还原工艺,反应过程如下:
由于原料成本高,反应后的废料-铁泥,对环境污染重,故限制了对氨基酚的生产。
本世纪二十年代开始,人们着手研究从硝基苯催化氢化制备痹氨基酚的工艺,反应过程为:
硝基苯催化氢化,生成中间产物N-羟基苯胺,然后在酸性介质中重排为对氨基酚。反应在催化剂及硫酸水溶液等酸性介质存在下一步完成,主要副产物是苯胺。远在早期的美国专利2,198,249及英国专利856,316中均有报导,但由于硝基苯在酸性溶液中溶解度很低(仅为0.8%),为避免未反应的硝基苯包住催化剂,影响反应速度,并加剧副反应,只能采用向反应系统中连续滴加硝基苯,并控制滴加速度等于反应速度,以防止在反应液中超过其溶解度。这不仅使操作复杂,难于控制,而且反应速度低、副产物多,对氨基酚比苯胺的选择性只有3∶1左右。
七十年代初,美国专利3,535,382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壬基酚甘油脂来乳化反应液的水、油两相(水相为硫酸水溶液,液相为硝基苯),采用一次投料,解决了反应过程中需连续滴加硝基苯的问题,但仍存在着苯胺副产物含量高,对氨基酚比苯胺的选择性不高(10∶1左右)的问题。
美国专利3,715,397采用二甲基亚砜(DMSO)为表面活性剂,对氨基酚生成率为59.4~85%,但由于硫酸水溶液与硝基苯体积比高达50∶1使反应器利用率极低,而且DMSO含量过大(与硝基苯体积比为2.4∶1),难于回收。
美国专利4,415,753为了获得较高的选择性,采用双反应器两步反应。第一步以DMSO,乙醇、氨水为溶剂,在18~20℃,10~15kg/cm2表压下,催化加氢生成N-羟基苯胺;第二步滤去催化剂,在第二个反应器中,N-羟基苯胺在70℃温度下重排成对氨基酚。由于采用了两个反应器,且需回收DMSO等问题,增加了工艺的复杂程度。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由硝基苯、硫酸水溶液,表面活性剂及加氢催化剂组成的反应体系,筛选一种具有较高活性和选择性的加氢催化剂,以及具有较好分散性能的表面活性剂,以获得尽可能高的对氨基酚选择性,在此前提下,选择一种反应器利用率高,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易于工业化的硝基苯制对氨基酚工艺。
本发明的工艺过程是,在震荡式反应器或搅拌式反应釜中,利用表面活性剂并借助搅拌或震荡,将硝基苯分散在酸性介质如硫酸水溶液中,在加氢催化剂(贵金属)的存在下,通过氢气将硝基苯高选择性地还原为对氨基酚。
本发明人发现,对于上述特定的反应体系,经过甲醛或甲醇还原处理的铂/碳、铂-铑/碳、及铂-钌/碳、铂-钯/碳催化剂等均有良好的催化活性,能显著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反应速率。
本发明的催化剂制备及处理方法是:特氯铂酸水溶液(铂/碳催化剂)、或氯铂酸-三氯化铑混合水溶液(铂-铑/碳催化剂)、或氯铂酸-三氯化钌混合水溶液(铂-钌/碳催化剂),或氯铂酸-氯化钯混合水溶液浸渍在用硝酸或盐酸等净化处理过的活性碳上。用碱(如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等)调节溶液pH值在8~10之间,加甲醇或甲醛,在80-105℃下,还原2~8小时,活性碳上所载贵金属量在0.5~8%,一般在2~5%之间。对双组分催化剂,双组分的比例(铂对其他贵金属的比例)在2~20∶1。
本发明人还发现,对该反应体系,用季铵盐类表面活性剂,特别是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等,能显著提高硝基苯的分散效果,故可以将硫酸水溶液与硝基苯体积比降低到3~5∶1,从而可以大大提高设备利用率,并简化操作。
本发明的硝基苯转化率在80%以上,对氨基酚生成率80~86%,选择性(对氨基酚比苯胺)20∶1以上,最高可达30∶1,反应时间在3小时以下,最短可达0.5小时。
由于选择性好,反应液中副产物少,故可以省去用有机溶剂(如苯,环己酮等)多次提取反应液,以除去变色素质的精制步骤,能直接从反应液中结晶,得白色或淡黄色晶体。长期贮存棕色瓶中,无明显变色。其熔点为184-186℃,经红外、紫外、元素分析测定,对氨基酚纯度可达99%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医科大学科学研究处,未经北京医科大学科学研究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3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骨折加压计力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放置在桌面上方便读写的阅读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