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小型滴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5103940 | 申请日: | 1985-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3940B | 公开(公告)日: | 1988-02-17 |
发明(设计)人: | 古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古飞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A01G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滴灌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植业用小型滴灌装置。
滴灌的省水作用已得充分验证。鉴于大规模的滴灌系统造价高,可靠性低,拆迁不方便,有碍其它机械下地作业。人们提出了小型滴灌系统设计方案。
现有的技术中,如美国的4144673号专利,袋内的液体直接流入滴管内,管路上没有目视监视滴速的装置,滴管为单通道,滴管外包导接滴头,由此造成液体内的泥沙、杂质必然进入软管,阻塞管道、调节孔及滴头,导致整个系统停止工作;不能对整个系统的工作状况作及时、准确的判断;无法对中、小作物的根区作均匀灌溉;滴头易与滴管脱开,插入深度有限。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地清除液内杂质及沉积物,目力监视系统的工作状态的小型滴灌装置。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袋体上部有一注水孔,孔上有大胶塞,胶塞中部有一平衡管。袋体下部的管接头带有外螺纹,管桩有带内螺纹的压盖,压盖将管桩上部接在管接头上。管桩下部有一沉沙盖,滴速调节夹下有观察泡,滴管是以管簇的形式并联连接于袋下的管桩上。各滴头处于锥形导头内。平衡管为一软管,其下部有拉伸重物。
本发明优点是:液体内的沉积物不易阻塞管路;系统有故障时,能立即判断故障所在的准确位置并方便地予以清除;水的利用率高,与袋联接的无较大的易损的刚性构件,装置收叠、移动容易;对中、小作物的根区可作到均匀灌溉,滴头耐用,可靠。
下边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滴灌装置。
图1是体现本发明的滴灌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流量调节夹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的滴灌装置应用实例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滴灌装置有袋体4,吊环1,胶塞3,平衡管2,接头6,管桩7,压盖8,调节夹11,观察泡12,导头13,沉沙盖14。平衡管2由重物5拉直。压盖8将管桩7压接于接头6上。压盖8内表、接头6外表有螺纹。沉沙盖14接于管桩7底部。滴速调节夹11安装于观察泡上部管簇的滴管上。
使用情况是这样的:先将管桩〔7〕与袋〔4〕下大接头〔6〕接好,把环〔1〕挂在木桩〔15〕上或者树上,把调节夹〔11〕拧紧,观察泡〔12〕、导头〔13〕、滴管〔10〕、管桩支管〔9〕套接好。在植物应灌根区土层中打上孔,把导头〔13〕轻轻放入孔中,用泥土堵上周围缝隙,其后打开大胶塞〔2〕,拉出三分之一长平衡管把供水管或者漏斗插入胶塞〔3〕拧出后空出的孔中,在袋内加满水、液肥,把平衡管塞入,拧紧胶塞〔3〕,检查有无漏水之处,有即处理,无即松开调节夹〔11〕,以合适速度让水一滴一滴地经观察泡〔12〕、滴管、导头〔13〕进入根区,整个装置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平时巡查主要看袋〔4〕是否胀大,观察泡内是否有水在滴。袋收缩到最小了,水不滴,该加水了;袋胀大而水不滴,说明管路有堵。几管全不滴,查袋〔4〕与管桩〔7〕、支管〔9〕。有管滴,有管不滴,把不滴管由〔9〕处拔掉,弄通装回原处即恢复正常工作。加入水前,拧下沉沙盖〔14〕,把沉在其中之沙倒掉,然后拧回原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古飞,未经古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3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