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高亮度荧光像元管无效
申请号: | 85104028 | 申请日: | 1985-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03064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1-11 |
发明(设计)人: | 葛世潮;阮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大学;深圳电子显示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31/10 | 分类号: | H01J31/10;H01J63/00;H05B4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郁玉成,栾本生 |
地址: |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亮度 荧光 像元管 | ||
1、一种高亮度荧光像元管包括带有出光面的抽空外壳,在外壳内的阴极、阳极、控制电极及各电极的电引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像元管的阳极位于外壳的非出光面部分的内表面上,在此阳极上覆有发光物质,所说的覆有发光物质部分的面积远大于所说出光面的面积,所说像元管还包括光输出装置,所说的光输出装置包括位于和所说外壳的出光面相对的一侧的凹球面反光装置及在外壳外表面上除出光面外的部分覆有的一层光反射膜,所说控制栅极位于阳极与阴极之间,所说阴极是以外壳轴线为中心安置的。
2、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像元管,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像元管外壳是圆柱形薄壁玻璃外壳,所说的出光面是此圆柱形外壳的一个端面,所说的阳极是以氧化锡为主要成分的薄膜电极。
3、一种如权利要求2的像元管,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反射膜是一层铝膜,在此反射膜的外表面还覆有一层黑色散热材料。
4、一种如权利要求3的像元管,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控制极是与阴极同轴的螺旋式栅极。
5、一种如权利要求2的像元管,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控制极是覆在近阴极一端的外壳内表面上的以氧化锡为主要成份的薄膜,并在此表面上覆有发光物质,所说的阳极覆在离开阴极一端的外壳内表面上。
6、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像元管,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外壳为薄壁玻璃柱形外壳,沿外壳的轴向把外壳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的外壳内表面覆有阳极和发光物质,与其相对的另一部分为出光面,所说阴极是位于外壳轴线上的直热式阴极,所说的阳极是以氧化锡为主要成分的薄膜,在阳极相对应的玻璃壳外表面的光反射膜为一层铝膜。
7、一种如权利要求6的像元管,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柱形外壳的横截面为圆形。
8、一种如权利要求6的像元管,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柱形外壳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沿轴向在椭圆的短轴处把外壳分成所说的两部分。
9、一种如权利要求6的像元管,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柱形外壳的横截面近似为三角形,与该三角形的一条边相对应的柱面为外凸曲面并作为出光面,与该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相对应的两柱面的内表面覆有阳极和发光物质,此两柱面的交接处为一曲面。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的像元管,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发光物质分成至少两个区域,所说区域的分界线与外壳的轴向轮廓线方向一致,所说的区域上分别覆有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物质。
11、一种高亮度荧光像元管包括带有出光面的抽空外壳、在外壳内的阴极、阳极、控制电极及各电极的引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外壳为薄壁玻璃圆锥形外壳,该像元管的阳极位于外壳的非出光面部分的内表面上,在此阳极上覆有发光物质,所说的覆有发光物质部分的面积远大于所说出光面的面积,所说像元管还包括光输出装置,所说出光面是该圆锥形外壳的锥底部分,所说的光输出装置是在外壳锥形部分外表面上覆有的一层光反射膜,控制极位于所说的阴极和阳极之间,所说的阴极是以圆锥外壳轴线为中心对称放置的直热式阴极。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1的像元管,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阳极是以氧化锡为主要成分的薄膜电极。
13、一种如权利要求11的像元管,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反射膜是一层铝膜,在此反射膜的外表面还覆有一层黑色散热材料。
14、一种如权利要求11、12的像元管,其特征在于所说控制极为栅网状。
15、一种如权利要求11的像元管,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发光物质分成至少两个区域,所说区域的分界线与外壳的轴向轮廓线方向一致,所说的区域上分别覆有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大学;深圳电子显示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大学;深圳电子显示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40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硝基苯烷醚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径向柱塞式液压马达和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