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装配三维金属构架的方法及其设备无效
申请号: | 85104118 | 申请日: | 1985-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4118B | 公开(公告)日: | 198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德·舒特·安德鲁;卡萨拉·西尔维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西斯姆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27/00 | 分类号: | B21F27/00;B21F33/00;B23K11/00;B23K3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李小舒,石小梅 |
地址: | 比利时***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 三维 金属 构架 方法 及其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装配三维金属构架的一种方法,这些构架是供诸如建筑物的壁板或天花板等预制件用的。本发明还阐述按此方法操作所使用的设备。
众所周知,三维钢丝构架是由一系列平面钢丝网组成的,每一钢丝网至少有一对纵向丝和一对支撑丝,各钢丝网都有预定的相互间距,这是由一系列焊到丝网和支撑丝上的横穿丝的位置决定的,这种构架形成了相应尺寸加长构件体的支撑平面,构件体是由轻质隔音材料制成的,这些材料放置于该构架内。制造这样的构架要求各个组件要有严格的公差,且在各焊接工序中各件要小心对齐,为满足这一要求,需要采用手工操作,把焊接装置带到放置待焊钢丝的横跨区域内,且要使各件保持对齐,这样一种方法不可避免地会是昂贵的,此外,要把各个构架部分同一平面内的支撑丝在同一时间内对齐也是很困难的,在制造这种构架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关于焊接的可靠性以及构架对静、动应力是否具有高抗力等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方法解决这些技术问题,这种方法既简单又相当便宜,可用于装配具有高应力抗力的、精度很高的三维钢丝网,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其操作程序如下:
a)制备一系列平面钢丝网,包括把纵向丝和支撑丝焊在一起。
b)根据横向间距排列好钢丝网。
c)把各钢丝网的支撑丝放在同一平面内,使各钢丝网对齐。
d)至少从钢丝网的一边对齐纵向丝,以确定构架相应的对齐面。
e)在钢丝网分别横穿纵向丝和支撑丝的不同区域,在钢丝横穿纵向丝或支撑丝处,至少放置一根横穿丝。
f)至少有一个焊接装置能到达钢丝网横跨支撑丝处,这样,焊接装置的电极就能在相应的横穿区域对着横穿丝放置。
g)在横穿区域内,横穿丝与电极接合在一起进行钢丝焊接。
h)移动钢丝网,相对于焊接装置移过一段等于横穿丝间距的距离,此时支撑丝仍保持在同一平面内。
i)对新的横穿丝和在新的横跨区域内,重复从f)到h)的工序,直至把横穿丝焊到构架丝网的纵向丝和支撑丝上为止。
根据本发明方法造出的三维构架,由于钢丝经拧转,且焊接精度高,故有明显的抗应力性能。该构架的另一特点是各支撑丝精确保持在同一平面内,因此由构架制成的延长构件体之间的空隙很小,此外,用这种方法装配出来的构架尺寸精度很高,当建造楼房时,保证壁板的排列情况最佳。
下面,参看相应的图,更清楚地对本发明的其他细节和特性进行阐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方法使用的装配机简略总图。
图2是图1所示装配机一部份的透视图。
图3是图2所示部分的机器平面图。
图4是图3所示机器当处于工作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5是图2所示机器的局部正视图。
图6表示图5各部件在一个操作工序中的示意图。
图7是图2所示机器部件的侧视图。
图8表示图7各部件在一个操作工序中的示意图。
图9是图4沿Ⅸ-Ⅸ线剖切的剖视图。
图10是图2所示机器部件的视图。
图11是图2所示机器的另一部件剖视图。
图12是图2所示机器的一个部件其另一结构的平面图。
图13是图12所示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4表示图12所示部件的一个操作工序。
图15是图2所示机器的操作流程图。
图16是图2所示机器的整个原理图。
图17是图1所示的装配机用来装配平面钢丝网的局部示意图。
图18是图17所示机器的侧视图。
图19是图17所示机器的一组原理图。
图20是根据本发明方法确定的总操作原理图。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装配方法是用于制造如图2所示的三维金属构架30(但不仅仅用于此),这种构架已在1982年9月29日公布的欧洲专利申请号82102021中有所阐述。这一方法特别适用于用横穿丝37装配的平面钢丝网36,并可提供良好地装配三维构架的机器40。
钢丝网36由纵向丝34和支撑丝35组成,先由平焊机38(图1)把它们焊好,然后才能进行装配三维构架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西斯姆公司,未经国际西斯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4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以炼钢炉烟道灰为原料生产氧化铁黑的方法
- 下一篇:分层式端面砂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