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多缸热气发动机无效
申请号: | 85104320 | 申请日: | 1985-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4320A | 公开(公告)日: | 1986-12-03 |
发明(设计)人: | 琼·A·科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G1/044 | 分类号: | F02G1/04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石小梅,王彦斌 |
地址: | 美国纽约1211***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气 发动机 | ||
1、一种多缸热气发动机它包括:
(a)等V形机体,它具有两排气缸,每排气缸都有平行的、等长的中心轴线,包含这些中心线的两个平面沿着(或接近沿着)单个曲轴的轴线相交,其中曲轴安置在机体上,并能转动。
(b)每个气缸内的活塞连着曲轴,在该气缸内往复运动,每个气缸有一膨胀区在活塞上部,有一压缩区在活塞下部;
(c)一环形蓄热装置环绕着每个气缸
(d)环形缸头加热器。它包括许多工作流质通道,这些通道位于气缸上面,来向所有的气缸膨胀区供应加热的工作流质。
(e)燃烧室装置。置于上述环形缸头加热器中央,来加热在上述的许多工作流质通道内的工作流质;
(f)许多拱形的、平衡流歧管装置。其中每缸一个,每个歧管装置有第一拱形部分,它连通流质到缸体的膨胀区,并连通若干工作流质通道的一端;有第二拱形部分,它连通同一气缸的环形蓄热装置,并连通上述的若干工作流质通道的另一端。连通在每一个拱形歧管内的工作流质通道,其数目对每个气缸是相同的。
2、按照权项1所述的多缸热气发动机组,其中;在那里每一歧管装置的相应拱形部分,沿着细长的拱形轴线适当地使拱形部份成一定比例并具有某种形状,因此,在内连于每个气缸的膨胀区和蓄热区之间的所有工作流质通道的全长上,均能保持基本相等的工作流质的压差,并且,在环形缸头加热器内,穿过所有这种液体通道的工作流质的压差基本上相等。
3、按照权项2所述的多缸热气发动机组,其中还包括环形冷却装置,该装置环绕于每个气缸,并紧接于环形蓄热装置之下。
4、按照权项3所述的多缸热气发动机组,其中,每一个V形机体里的气缸配置都是四的倍数,而一个气缸的冷却器通过工作流质通道内连到下一个相邻气缸的压缩区。
5、按照权项3所述的多缸热气发动机组,其中,还包括有一个环形予热器,它沿园周环绕着环形缸头加热器和燃烧室,以便向燃烧室供应预热过的燃气、排出穿过上述许多工作流质通道的热燃气、并吸收热燃气中的余热来预热供应给燃烧室的吸入的燃气。
6、按照权项5所述的多缸热气发动机组,其中,许多拱形的、平衡流的歧管装置的第一拱形部分,构成了歧管的外同心环,它连通相应气缸的膨胀区。第二拱形部分形成歧管的内同心环,它连通相应的气缸的环形蓄热器,以及内外歧管环的平面与气缸轴线的延长线相交点规定了平行四边形的四点。
7、按照权项6所述的多缸热气发动机组,其中,每一V形机体里气缸的配置都是四的倍数,而一个气缸的冷却器通过工作流质通道内连到下一个相邻气缸的压缩区。
8、在一个双作用,多缸热气发动机中,其改进包括:一个V形的机体,它由两排气缸组成,每排气缸都有平行的、等长度的轴线,供连杆连到活塞在其中往复地运动,包含两排气缸轴线的两个平面,沿着或接近沿着单曲轴的轴线相交,环形蓄热装置环绕着每个气缸并确定蓄热器区域。一个单个环形缸头加热器,它包括:许多环形排列的工作流质通道;被上述的环形缸头加热器支持于其中的一个燃烧室,它用于产生热的燃烧气体流,这热气流从工作流质通道外面流过而加热其中的工作流质;平衡流歧管装置用来内连上述缸头加热器里的工作流质通道,这些通道是在相应的气缸的膨胀区和蓄热器区之间,该歧管装置包括拱形歧管腔的两个同心内环与外环,每个环有若干拱形歧管腔,其数目与气缸的数目相同。一个同心环里的相应的歧管腔,连通着每个气缸的相应膨胀区,而另一同心环里的相应歧管腔,连通着每个气缸相应的蓄热区;许多环形排列的工作流质通道它们被安排成园形围绕着燃烧室,使每个工作流质通道的一端通过相应的歧管腔连通到一个气缸的膨胀区,其另一端通过相应的歧管腔连通到同一气缸的蓄热区;连接到每个气缸相应的膨胀区与蓄热区的若干工作流质通道的数目,与相应地连接到多缸发动机的其它气缸的工作流质通道的数目相同。
9、按照权项8所述的多缸热气发动机组,其中,每个歧管装置的相应拱形部分,沿着细长的拱形轴线适当地使拱形部份成比例和具有某种形状,因此,在工作流质通道的全长上,(这些通道内连于每个气缸的膨胀区和蓄热器区之间,)能保持基本相等的工作流质的压差,并且,在环形缸头加热器中内的所有流质通道内的工作流质的压差也是基本上相等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机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43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绘图板系统
- 下一篇:单级复合管放大式交流毫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