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改进的圆织机筘无效
申请号: | 85104358 | 申请日: | 1985-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4358B | 公开(公告)日: | 1988-12-14 |
发明(设计)人: | 休默·弗朗兹·泽维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休默·弗朗兹·泽维尔 |
主分类号: | D03D37/00 | 分类号: | D03D3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永来 |
地址: | 奥地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圆织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织机,其中的圆扣里环行着多个织梭,每个织梭具有成对地安装在其顶边和底边上的辊子,所说辊子在圆扣的上走梭板和下走梭板上同相应的滑行表面相配合工作,因此,每个环行在梭子导杆上的梭子通过由支撑部件传递的离心力被支撑在梭子导杆上。
至今人们所知道的圆织机,具有内部和外部的综片,这些综片环形排成两圈,围绕着织机的圆扣,每片综具有多根综丝,用来引导环形分布的两层经纱中的一部分。为了形成织造梭口及相应的移动梭口,这些综丝通过主轴的运动,得到一个上下反向的交变运动,籍此,在圆扣中作圆周运动的织梭携带着从缠绕在梭子上的卷装中退绕下来的纬纱,连续进入移动梭口。
为了尽可能地提高这种织机的生产能力,曾有人设法提高织梭的环行速度,并加大卷绕在梭子上的纬纱卷装量。
但是,由于附加重量和离心力的增加,圆扣上织梭的原有导向装置暴露出一些问题,即显然在支撑装置上发生严重的磨损,以及增加了在滚过上部和下部梭口的经纱时发生故障的可能性。
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圆织机筘它允许这样一种方式,即通过加快梭子的环行速度和实现纬纱大卷装来避免普通结构的缺点,提高织机的生产能力。
按照发明,实现了这样一种结构,即圆扣所有每两个梭子导杆之间都限定了一个缝隙,这个缝隙同时也处于上走梭板和下走梭板之间,在打开移动梭口时,该缝隙容纳上部梭口或下部梭口的一根相应的经纱,并在此形成上滚动轨道和下滚动轨道,以通过梭子上相应的支撑辊子时,承受环行中的织梭产生的离心力,该缝隙从滚动轨道侧面向扣水平中心面扩宽,形成经纱穿过空隙。
利用这种装置结构,第一次最好地充分满足两个基本相反的需要。
首先,需要使梭子导杆紧密地排列在一起,以便梭子上的辊子在其上滚动得尽可能平稳。另一方面,就是需要使梭子导杆间距足够宽,使从中穿过的经纱之间尽可能减少摩擦接触,并且,甚至在穿过的经纱上出现小结和粗节时,也可能适应开口变换的最快速度。
此外,发明的最优方案是,在梭子导杆的内侧,至少是在形成仅由许多缝隙分断开的滚动轨道区域里,形成一个圆环形表面,籍此,缝隙可以相对于其垂直中心线对称或不对称地展宽,形成经纱穿过空隙。
按照发明的结构,进一步地说,第一次可以使得扣的结构和制作有一个相当大的简化,在这种扣中,在形成上滚动轨道和下滚动轨道的梭子导杆的区域,在上、下走梭板上形成一个整体部件,并向内形成锥形凸尖,在其尖端安装杆状分经片,这些分经片确定了经纱穿过空隙。或者使圆扣更为简化,将上、下导梭板和梭子导杆形成一个整体圆环状构件,在它上面开有缝隙和经纱穿过空隙。
采用发明的圆扣结构,同时还可获得梭子在扣上的最佳辗压滚动状态,同时还可避免由于与在梭子和旋转凸轮之间的驱动部件的接触引起的摩擦损耗。
发明的圆织机中,每个织梭具有一个同板形凸轮一起回转的推梭部件,在导向运动中,所说推梭部件与梭子尾部接触并驱动梭子,其中每个板形凸轮上的推梭部件至少是一个已知极性的永磁体,并与梭子上具有同样极性的至少一个永磁体相互作用,驱动梭子运转。
很显然,这里提出的这些结构装置,不仅是结构上的一般简化,而且也可以减少大量的磨损现象,特别是可降低噪音等级。
附图的简要说明
这里参照附图对发明的实施结构形式作更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圆织机的侧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圆织机的放大局部视图,表示3织梭的正面;
图3为从图2所示圆织机中的圆扣的内部向外看到的放大局部正视图,其中对织梭仅作出了简单的示意。
图4以局部剖视图的形式表示3图1和图2所示装置结构的现有技术的结构形式;
图5和图6表示了圆扣的另一个实施方案;
图7和图8表示3从图1所示圆织机的圆扣派出的另一实施方案的局部剖视图和侧视图。
如图1所示,圆织机以通常的方式固定在机座1上,并具有一个圆型机架2,支承着圆扣3、操纵盘4、及用来支持综6的机架构件5,所说的综以通常的方式环绕织机的主轴8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休默·弗朗兹·泽维尔,未经休默·弗朗兹·泽维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4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向剂法合成L型沸石
- 下一篇:高压缩比低辛烷值双喷紧凑快速燃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