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萤光染料1,4-双(邻氰基苯乙烯基)苯的合成和增白浆液(PS-1)的制备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5104436 申请日: 1985-06-12
公开(公告)号: CN85104436A 公开(公告)日: 1986-07-09
发明(设计)人: 胡庆渝;俞稼庸;程德书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C121/64 分类号: C07C121/64;D06L3/12
代理公司: 中国科学院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载鹤
地址: 北京市德胜***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萤光 染料 邻氰基 苯乙烯 合成 增白 浆液 ps 制备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轻纺工业的一种新型助剂。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群众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市场对化纤产品的需求量激增。化纤产品的花色品种及产品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影响到我国纺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各类化纤产品中,涤纶纤维居首位,是一个大吨位的品种。长期以来,我国采用的涤纶增白剂仅有一种,即1,2-双(5-甲基苯骈噁唑)乙烯为染料的增白剂(DT),这与我国当前纺织工业的发展形势是不相适应的,因此开发研究新型增白剂是当务之急。

欧洲专利0,023,096-8、美国专利4,380,514、西德专利2,929,599及3,001,065、DSP1,112,072出现过1,4-双(邻氰基苯乙烯基)苯的化学结构,但上述专利中提出的合成1,4-双(邻氰基苯乙烯基)苯的方法及反应条件与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法不同。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涤纶纤维的萤光染料1,4-双(邻氰基苯乙烯基)苯的合成方法及以1,4-双(邻氰基苯乙烯基)苯为主料配制的增白浆液(PS-1)。我国一直沿用的DT增白浆液仅适用于高温高压法及热熔法的染色工艺,而这些工艺技术复杂,需要专门设备,消耗能源较大。用1,4-双(邻氰基苯乙烯基)苯配制的增白浆液(PS-1),在增白浴中染料吸附在涤纶纤维上,经过烘烤定型,染料扩散到纤维内部,并与纤维有很强的结合牢度,使织物呈现洁白、美观的色泽。该增白浆液适用于高温浸染法,轧染焙烧法和低温吸附固着法。尤其是低温吸附固着法工艺简单,不需高温高压设备,缩短工艺时间,能耗极小,用我们制备的PS-1增白浆液染色后色泽比DT增白浆液鲜艳,且白度比用DT增白浆液高一级(DT白度为6级)。

一般说来1,4-双(邻氰基苯乙烯基)苯的合成途径有下列四种:

反应(1)-(4)都可得到1,4-双(邻氰基苯乙烯基)苯

本发明是采用第二条技术路线,其反应途径为

1,4-双(邻氰基苯乙烯基)苯合成的实例:邻氰基甲苯在光照(钨灯照射)下通氯气,反应温度在140-170℃,(最适宜温度为150℃),反应二小时,将未反应的邻氰基甲苯减压蒸出,产物经重结晶,得到白色砂状结晶,产率50-60%。

在搅拌下将等克分子的邻氰基苄基氯加入到亚磷酸三乙酯中,反应温度先控制在150℃,继续升温至180℃,反应2-4小时,然后减压蒸馏,收集190-192℃/20mm    Hg的馏分,产物为无色粘稠状液体,产率70-75%。

将2克分子的邻氰基苄基磷酸二乙酯与1克分子对苯二甲醛溶介在二甲基甲酰胺中,在强烈搅拌下混合均匀后,分次加入干燥的甲醇钠,反应温度为0-50℃,反应时间4小时。将反应产物倒在盛有碎冰的容器中,产物以固体形式析出,过滤收集固体物,经二甲基甲酰胺(DMF)重结晶,产物为草绿色稜柱状结晶,熔点231℃,产率70-75%。

适用于涤纶纤维低温吸附固着法增白浆液(PS-1)的配方:

试剂名称    重量百分比

1,4-双(邻氰基苯乙烯基)苯    2.0-6.0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司班    1.2-3.6

(SPan)和吐温(Tween)

增稠剂(PTF)    0.2-0.6

去离子水    96.6-89.8

由于萤光染料1,4-双(邻氰基苯乙烯基)苯不溶于水,为了配制高度分散和稳定的增白浆液,我们选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司班(SPan)和吐温(Tween)及合适的球磨工艺使1,4-双(邻氰基苯乙烯基)苯高度分散在水的体系中,使用等重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混合物司班和吐温分散效果更好,司班和吐温占浆液重量百分比1.2-3.6。

本发明浆液配置实例:称取1g    1,4-双(邻氰基苯乙烯基)苯加去离子水2.3毫升,置于球磨机中(球磨机中预先放入42g不同大小的玻璃球)研磨8小时,然后加司班(SPan)-20和吐温(Tween)-80各0.29克和去离子水9.2毫升,继续研磨8小时,加0.058g    PTF增稠剂(用11.5毫升去离子水调匀)。再研磨1小时,取样在生物显微镜下观察,使平均粒度直径不大于2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4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