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验香烟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5104519.7 | 申请日: | 1985-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06277B | 公开(公告)日: | 1990-01-03 |
发明(设计)人: | 海因茨·福克;库尔特·利特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克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C5/34 | 分类号: | A24C5/3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曹广生,辛哲生 |
地址: | 联邦德国D-***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验 香烟 装置 | ||
本发明是检验香烟疵病的有关装置,该装置尤其适用于检验烟草含量是否足够,它是与香烟包装机相连的,而且有疵病的香烟从送料流道中或从香烟排列中分离出来。
就香烟的包装来说,从统计上看,大约每200支香烟就会有有疵病的香烟出现,所以香烟疵病的检验,尤其是对烟草含量不足的检验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必须从今后的加工工序或包装工序中加以除去。
香烟检验主要是在香烟分组运送机上完成的,例如在香烟迥转台上。该香烟迥转台装有许多口袋,其中每袋都收装一定数量的香烟(香烟分组)它的数目和包装好了的一包包香烟的支数相当。在香烟运送机或香烟分组瞬时间歇时,把检验探头提升到香烟自由端进行检验。当有疵病的香烟被确定后,发出一个控制信号,由此,使整个香烟分组或香烟包装,在随后的送料流道中作为有疵病的香烟分离出来,所以有一支香烟有疵病,就意味着一包香烟(一包香烟是二十支或更多支)要被分离出来。
然而,在香烟贮料区检验香烟这一点也是公知的。香烟贮料区的料斗通常是由一个存储大量香烟的漏斗形储存容器构成。在下端有许多形成整包香烟的管道连接到料斗上,这些管道由管壁彼此分隔开,每个管道存放一列垂直的相互紧密排列的香烟,在这些管道或管道组的底端,相当于一包香烟所需的香烟根数每次由柱塞(指状物构件)沿香烟的纵向推出。
根据一个公知的建议,香烟是在管道里进行检验的,每个管道配有 一个检验装置。在这种情况下,有疵病的香烟就会逐个地分离出来(西德公开说明书3,110,927)。
这个公知的香烟检验装置,被设计成使每次只有单层香烟分组能在这个香烟料斗的管道下输出端被推出,因而要形成具有几层香烟的香烟分组,就需要一相应次数的工作循环。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设计简单并且工作可靠的香烟检验装置。用这种装置,连同有疵病的香烟一起分离出来的无疵香烟是数目很小的,尽管如此,准备包装的香烟分组用一个工作周期就能形成。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根据本发明制做的装置的特征在于:用一个尖的或装有尖头的夹钳件,穿入到香烟端头(尤其是香烟过滤咀里),并且抓住要被分离出来的香烟,就能把它从送料流道中或从香烟排列中抽出。
最好把这个夹钳件设计成有尖头的针杆。为了把香烟分离出来,这个针杆是纵向地由香烟的自由端面,插入到过滤咀里,由于香烟过滤咀的性质,因摩擦作用使它充分地粘附在针杆上,因此,缩回针杆就能把这特定的香烟纵向地从香烟排列中抽出。
最好把相当于一包香烟的香烟分组中香烟支数的夹钳件(针杆)结合成一个分离件,并且作为一个单元加到香烟分组。这些针杆最好放在抽出块的通道或孔里。该抽出块被提升到香烟的带过滤咀的端面处。按照确定为有疵病的香烟的序号和位置,针杆沿轴向从抽出块中推出,并插入到香烟过滤咀里,同时针杆适当地受到空气压力。
根据本发明的另外一个建议,检验和分离出有疵病的香烟,是在香烟料斗内进行的,尤其是在后者的管道里。在这种情况下,抽出块由管道或管道组一侧背壁上的一缝隙,提升到香烟处,在相对一侧(前壁),检验柱塞向着香烟的烟草侧的端面移动,以检查是否有足够的烟草。如 果有一支香烟不合格,特定的柱塞沿轴向移动,也就是说,进到这支香烟里,于是产生一个控制信号,使相关的针杆动作。
根据本发明,每当有疵病的香烟出现时,在一个管道或一个香烟排列里,上下一个在一个上面叠放着的香烟与有疵病的香烟一起被分离出来,至于按三层叠放的香烟组,位于同一通道的同一香烟组的其他香烟也与有疵病的香烟一起被分离。因此就能使每个管道里所有的香烟都进行检验。
下面,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典型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是表示香烟包装机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细节的背视放大图。
图3是表示图1的细节的侧视放大图。
图4是表示图3的细节的水平面水平剖面图。
图5是表示改良构件相对位置的图4的细节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检验件或卸载件的端视图。
图7是表示带有(电气的、气动的)控制和执行机构的检验和分离出香烟的装置的概略侧视图。
图8是表示香烟料斗细节的放大视图。
图9是表示香烟料斗的相反一侧上类似图8的细节的放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克公司,未经福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45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温超导陶瓷材料厚膜工艺
- 下一篇:感应电动机矢量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