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制造汽车轮胎的外胎或其它型材、带材的设备无效
申请号: | 85104554 | 申请日: | 1985-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4554A | 公开(公告)日: | 1986-12-10 |
发明(设计)人: | 迪特尔马·安德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制造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00 | 分类号: | B29D30/00;//B29K2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王皖秦,包冠乾 |
地址: | 联邦德国D-30***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汽车轮胎 外胎 其它 设备 | ||
本发明属于制造汽车轮胎的外胎或其它型材、带材的设备,在权利要求书中已做详细说明。
以欧洲专利文献0005077中所知的是制造橡胶制品或同类产品的一种所谓单辊机头。
包括机头在内的挤压装置,在对轧辊保持压力的情况下对轧辊作相对运动,在轧辊和机头之间插有一支承板,它是由一种自润滑材料,例如硫化钼或聚四氟乙稀制成的,
实践证明,这种支承板不好,因为支承板和轧辊都产生了磨损。特别是存在这样的缺点,即在支承板和轧辊表面之间材料积聚,这样由于摩擦和予加压力使支承板压向机头,从而引起早期硫化,甚至于燃烧。燃烧后的残渣又会引起加工型材或带材的严重污染。
单辊机头的另一缺点是,为了更换混合物和进行机头清理工作,整个机头必须拆下来。甚至当轧辊籍助于心轴在水平方向脱离机头时,如不把机头先拆下的话,就不能将蜗杆从挤压机上拆下。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在欧洲专利文献上所介绍的单辊机头。特别是要获得一种结构大为紧凑的单辊机头,在调换混合物时操作要简便并能对机头快速地进行清理。
这个目的在按照权利要求书设计的一台设备上,由权利要求书提出的特征部分解决了。
由于轧辊水平地横放在机头之前并略低于水平安装的挤压机气缸孔(送料蜗杆即位于其中)的最低线,因而在将机头上部分向上移动后就可将蜗杆从挤压机气缸中拆出,以便彻底清洗或更换蜗杆。为此,对于位于机头前面的轧辊不需作任何修改,因为蜗杆可以从其上方拉出。
为了使单辊机头结构紧凑,机头上部分的摆动连杆和产生摆动动作所用的液压缸装在机头上部分或壳体侧部,而不是按照现有技术将它装在挤压机气缸的法兰上。通过这个措施确保了这个机头的结构可以制造得很紧凑并且可以用法兰固定在任何一台挤压机上,而不必在挤压机本身上作任何特殊的准备。
关于机头快速操作方面的一个特殊问题也就是可与侧面壳体向上摆动的机头上部分的锁定问题,因为在机头中有高达250巴的高压力,所以具有很大的泄漏危险。设计出这样一种锁紧装置还要保持单辊机头的结构紧凑是特别困难的。这只有化很高的代价,采用通常在侧面夹紧机头上部分和下部分的办法才能实现,例如在专利DE-AS2457532中的图7和图8所介绍的那样。
这个问题根据本发明可很容易和有效地解决,即将一个液压或气动操纵的楔形锁定装置固定在机头上部分,二个锥形的楔块一右一左地向外压入侧面壳体的锥形孔中。由于楔块和孔具有锥度,机头上部分便可以很大的压力紧贴在机头下部分上并且具有很好的密封性。
这样一种可使机头在工作位置上锁定的装置仅需要很小的空间,因而这个办法可保证机头的结构是非常紧凑的。
使机头结构紧凑的另一措施是使横放在机头前的轧辊支承于机头的侧面壳体中。该措施可使挤压机喷口模板对轧辊表面的定位精确。这是随时可以精确地重现的(例如在更换挤压机的喷口模板情况下),只要机头上部分通过楔形锁定装置对机头下部分压紧即可。
这个措施是对欧洲专利文献0005077中所提出的机头的一项重大改进,也就是去掉了机头和轧辊表面之间的由润滑材料制的支承板。这样也防止了支承板本身和轧辊的磨损损坏。
令人惊奇的是,对着轧辊的机头部分与轧辊表面间保持有一个间隙的布置方法,当对机头中的喷射压力和轧辊的圆周速度进行过调整之后,就可使型材和带材的出料宽度保持在相当小的公差范围之内。
除了使对着轧辊的机头部分与轧辊保持一个间隙之外,还测量机头中的喷射压力,并且为了从机头上调节型材或带材的出料宽度而设置一个用于影响轧辊圆周速度或挤压机蜗杆的转速的控制装置,将可达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可测量机头中的材料压力并根据这个数据通过一个控制仪来影响轧辊的圆周速度和(或)蜗杆的转速。
也可以借助于一只光电二极管监测型材或带材的边缘并将数据传输到一控制仪中,然后即可对轧辊的圆周速度和(或)蜗杆的转速进行相应的调节。
通过这个措施,在欧洲专利文献中所述的例如用硫化钼制的轧辊和机头前部分之间的支承板和所有由此引起的,如开头所说的那些缺点均可以避免。
在欧洲专利文献中所提出的支承板的任务是,形成达到型材出料宽度的侧边。借助于这个支承板可避免使挤压出的材料从侧面漏出去,以及使从机头中挤压出的产品始终具有同样的宽度。挤压材料时,对支承板的侧面必须作用一定的压力,这样就难以避免地有少量材料被压到支承板的下面,并由于摩擦而燃烧,从而产生很不好的后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制造公司,未经机械制造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4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