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光学塑料镜片镀硬质膜工艺及用途无效
申请号: | 85104662 | 申请日: | 1985-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4662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2-04 |
发明(设计)人: | 黄祥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兵器工业部第二○五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3C14/08 | 分类号: | C23C14/08;C23C14/30;G02B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陕西省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塑料 镜片 质膜 工艺 用途 | ||
光学塑料镜片镀硬质薄膜工艺及用途
本发明属于光学塑料镜片镀膜工艺,采用本工艺能给光学塑料镜片镀保护膜、增透膜、反光膜等。
光学塑料是一种新兴的光学材料,与光学玻璃相比,它具有成本低、易成型、重量轻、不易撞碎等优点,因而在光学领域里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光学塑料表面强度较低,致使其应用范围受到局限。国外专利(U.S.P.1.161.547.JuL17.1979)采用金属铬做膜料,真空镀铬并使其氧化的工艺。因为铬对光有较强的吸收,采用国外的工艺,虽然能提高镜片的表面强度,但透明度损失太大。国内在1982年第6期《光学技术》发表的“CR-39塑料镜片镀硬膜”的论文,是为了解决光学塑料表面强度和透明度的问题,论文中公布的工艺是用Cr2O3和SiO2做膜料,镜片加温100℃进行真空镀膜。采用这种工艺后,其结果比原来表面强度提高2~3倍,同时还有(5~6)%的增透效果,但正如论文中指出的这种工艺还有不足之处。镀膜时镜片加热到100℃已临近受热变质状态。容易发生变质(呈淡黄色);用Cr2O3和SiO2做膜料,在短波段有吸收和散射;改用Ta2O5和SiO2做膜料时,增透效果和牢固度都有所提高,但经盐水检验后有脱膜现象。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安全温度范围内对光学塑料镜片镀硬膜,除能达到“CR-39塑料镜片镀硬膜”论文中公布的技术指标外,镜片镀膜后在短波段的吸收可以小到忽略不计,经盐水检验后不再发生脱膜现象。
防止塑料镜片受热变质的安全温度一般地在70℃以下,本发明的特征是在镀膜前将塑料镜片放在(5~15)%的溶液中清洁处理,处理后镜片的光谱特性不发生变化,而在镀膜时膜料分子能与镜片表层密切地亲合,在较低的温度下形成坚硬的膜层。
镀膜时高折射率膜料用TiO2、ZrO2混合物(在市场上可购到)或Cr2O3,低折射率膜料用SiO2。
本发明设计的塑料镜片镀硬质增透膜的膜系如图1所示。紧贴镜片的内层膜为TiO2、ZrO2混合物或Cr2O3,外层膜为SiO2、层厚为非λ/4膜系结构,内层膜的层厚小于λ/4。内层膜以TiO2、ZrO2混合物为佳,因为TiO2、ZrO2混合物蒸发温度稍低,蒸发时的热辐射不会引起塑料镜片升温太高,SiO2膜镀在TiO2、ZrO2混合物上时,在SiO2成膜期间,SiO2的分子能够侵入TiO2、ZrO2混合物膜的表层,在TiO2、ZrO2混合物膜与SiO2膜之间形成固溶体结构,因此牢固性十分好。另外,TiO2分子较活跃,利用充氧技术易于氧化,可形成无吸收的膜层。
本发明工艺所用的真空镀膜机须具有电子束加热蒸发设备、针阀充氧和光电极值法膜厚控制仪。膜料均用电子束加热蒸发。TiO2、ZrO2混合物和Cr2O3在真空室里被电子束加热期间有部分的还原现象发生,若不采取措施及时地再氧化,得到的膜层内将含有部分的低价氧化物,低价氧化物在可见光的短波段吸收较大。为了将还原的氧化物再氧化,在镀膜期间必须不断地往真空室内充入氧气,保持真空室的真空度在1×10-4乇左右,这一点在国内已有的技术中没有提及,本发明工艺中采用了充氧技术,镀制出的膜层在可见光短波段的吸收可以小到忽略不计。
膜层厚度的控制若用透射光电极值法控制厚度时,内层膜的厚度控制到透光率降低(4~6)%时停镀。外层膜的厚度控制到透光率升为极大值时为止。
控制层的波长λ,取5000~5100。
按照本工艺镀制出的膜层浸泡在5%浓度的食盐溶液中8小时未见膜层脱落。
应用真空镀膜的工艺技术给光学塑料镜片表面镀硬膜,能提高镜片的表面牢固度,因而扩大了光学塑料的应用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兵器工业部第二○五研究所,未经兵器工业部第二○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4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