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用于单相流的传热管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5104710 | 申请日: | 1985-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4710B | 公开(公告)日: | 198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桑原平吉;高桥研二;柳田武彦;中山恒;杉本滋郎;大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8F1/42 | 分类号: | F28F1/42;B21D53/06;F28F13/00;B21B13/2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刘征,曹广生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单相 传热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用于单相流的传热管,其传热管内表面上沿一条或多条螺旋线排列着一排或多排凸块,每一排都是由许多互不相连的、独立的凸块组成,处于相邻凸块排之间的传热管内表面与管轴平行,每一凸块在其高度上的任一处,包括其底部都是由圆形、椭圆形或类似形状的平滑曲线构成的横截面,凸块的横截面积由其底部到顶部逐渐减小,其特征在于:在管壁的外表面上有一条或多条螺旋槽,这些螺旋槽位置与管壁内表面上排列成凸块的螺旋线位置相对应,螺旋槽中有凹坑,此凹坑位置与内表面凸块位置相对应;螺旋槽之间的管壁外表面有多个隧道形空腔,上述螺旋槽与隧道形空腔互相交叉,隧道形空腔在与螺旋槽的每一个交叉处向着螺旋槽敞开,各隧道形空腔的顶部还有多个较小的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流传热管,其特征在于:其内表面凸块高度在0.45~0.6mm范围,周向间距在3.5~5mm范围。
3、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相流传热管的加工方法,其步骤如下:用一种包括外圆周上带有凸齿的齿轮状滚轮在内的滚轮装置,碾压管壁外表面,以在管壁内表面形成径向向内凸-凸块,同时,在管壁外表面上形成对应的螺旋槽和凹坑;在管壁外表面上螺旋槽之间部分刀滚出浅沟槽,然后沿着与各螺旋槽交叉的方向用铲刮方法制成多道顶部有小缺口的锯齿形肋片;将肋片部分压倒形成多道顶部有小开口的隧道形空腔。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单相流传热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滚轮装置碾压管壁外表面时所采用的滚轮装置至少包括一个用于固定上述料管的滚轮,并至少包括一个齿轮状滚轮,使这些用于固定料管的滚轮和齿轮状滚轮在料管的外表面上绕料管轴进行滚压,从而在料管的内表面形成一排或多排凸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日立电线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日立电线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47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