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系船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5104776 | 申请日: | 1985-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4776B | 公开(公告)日: | 1987-07-15 |
发明(设计)人: | 宫木和千代;寺山荒太郎;丸桥聖司;卿户茂;太田治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钢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3B21/16 | 分类号: | B63B21/16;B63B2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李毅,孙蜀宗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通过机械操作使船与船或船与码头之间系船作业实现自动化的系船装置。
美国专利US-3,473,505号公开了一种手动快速系船装置,该装置是在系船索的前端连接一个挡块,而系缆桩设计成锯齿形状,桩顶向远离被系船的方向弯曲,系缆时向系缆桩抛出挡块,使挡块落入锯齿状缆桩中,收紧系船索,即可完成系泊作业,该装置的优点是能快速实现系缆和解缆,但它只适用于小型船舶,而且需人工操作完成,众所周知,系缆作业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
日本特公昭49-4194号公开了一种半自动机械化系船装置,虽然在使用该装置进行系船作业时几乎可不用甲板部水手近距离操纵,从驾驶室等舱室作远距离操纵就能可靠地进行系船作业,但它的机械化作业只是在安装该装置的船上得到实现,还必须有人站在系缆桩附近接住系船索的前端,在系船作业时接索作业也有一定的危险。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机械操作使系船作业完全自动化,无需人工近距离操作,而且适合于任何种类和大小船舶的系船装置。从而使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有了绝对的保障,也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以此适应现代化船舶的要求。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采用将前述两种公知装置相结合的下述装置得以实现。根据本发明,在船首、船尾装设可旋转的吊车,在可由系缆绞车回卷的系船索的前端装有系缆桩挂挡装置,吊挂此系缆桩挂挡装置的吊索连接到吊车上;这样通过吊车的动作使挂挡装置上升、下降,把挂挡装置挂到对面船(或码头)上的系缆桩上,然后收紧系船索即可完成系泊作业,挂挡装置也能方便地从系缆桩上脱开。
本发明的系船装置可用来使船与船或船与码头之间的系缆作业实现合理化、自动化。使用本发明装置进行系船作业时,无需人员近距离操作,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装置的组成说明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一种使用方法的简图;
图3是表示用本发明进行系船时前几步操作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后几步操作的平面图;
图5是把系缆桩挂挡块挂到系缆桩上时的放大图;
图6是上述系船作业各操作步骤的说明图;
图7是上述系船作业完成时的平面图;
图8表示本发明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
图9是在图8所示使用情况时系缆桩挂挡块结构的放大图;
图10是该系缆桩挂挡块结构的部分剖面图;
图11是系船作业中(第二种实施例)操作步骤的说明图。
现按后面附图说明其实施例。
〔实施例一〕
图2表示本发明系船装置的第一种实施例。本发明装置由如下几部分组成:系船索(10),在该系船索(10)前端的系缆桩挂块(20),与系船索另一端相连的系缆绞车(30),吊挂系缆桩挂挡块(20)的吊索(40),与吊索相连接的吊车(50)。
系船索(10)是一种钢丝索,其前端有系缆桩挂挡块(20),当把挂挡块(20)挂到设在对面船(或码头)上的系缆桩时,拉拽系船索就可以把船系泊好。
系缆桩挂挡部(20)是块状的,在本实施例中(见图5),设在对面船上或码头上的系缆桩(101)是球面形的,为便于挂上,挂挡块应加工成球形的。
系缆绞车(30)是与系船索(10)的另一端相连接的,让绞车回卷就可拉拽系船索。
上述吊索(40)也和系缆桩挂挡块(20)相连,它也是一种钢丝索,在把系缆桩挂挡块(20)挂到系缆桩(101)或从系缆桩上脱下后,吊索就可以放松或拉紧,并使挂挡块(20)下降或上升。
上述吊车(50)与吊索(40)相连,为使系缆桩挂挡块(20)能上升、下降,吊车上有可旋转的机构,在本实施例中,吊车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可旋转的吊杆(51),在吊杆上部的可俯仰的吊臂(52),提升机构(53),以吊臂(52)前端为支点卷放吊索(40)的绞车(30)等。
系缆绞车(30)要能与吊车(50)协同旋转,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后面的图4所示,系缆绞车(30)安装在底座(31)上;为使底座(31)可随吊杆(51)在甲板(103)上旋转,把该底座(31)固定到吊杆(51)上,随着吊杆(51)的旋转,系船绞车(30)旋转到甲板(103)之上,以使该系船绞车(30)和吊车(50)的水平方向的指向始终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钢管株式会社,未经日本钢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4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由多个标准部件组成的电气设备
- 下一篇:环境异常探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