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电疗器无效
申请号: | 85104986 | 申请日: | 1985-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4986B | 公开(公告)日: | 1987-07-08 |
发明(设计)人: | 山口武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口武义 |
主分类号: | A61N1/00 | 分类号: | A61N1/00;A61N1/1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张卫民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世***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疗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疗器,该电疗器内部具有一个 在高压下可产生刺激人体的放电电流的压电元件,可 通过输出电极对人体进行刺激。
当汽车驾驶员或参加考试的学生在长时间过度 紧张之后变得困时,或者当类似的情况发生时,常常 需要通过对人体施加一种舒适的刺激以使大脑得到 恢复。人们也知道,通过瞬时向人体皮的某个部位 (尤其是向灸灼六位)进行高压电流放电,便可得到与 针灸疗法类似的疗效。然而,由常规电刺激器释放的 电压均很高,可高达15000伏。因此,对于如此强烈 的电刺激,由于个体间的差异,有些人就不愿意使用 这种电刺激器,有时使用这种电刺激器还会带来危 险。在常规电刺激器的情况下,并未考虑到如何有选 择地控制这一电压,并且,也未考虑到如何改变输出 电极端部的点式放电以减弱刺激的强度。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方便而又 稳定地对人体施加电刺激的便携式电疗器,该电疗器 的输出电压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来调节,并且该输出 电压可通过输出电极进行面式放电,以此改善它对局 部皮肤的刺激。
根据本发明,上述目的可通过采用以下的电疗器 而得到以实现,该电疗器包括:一个压电元件;一个将 压力施加器推向该压电无件以使其产生高压电流的 推动件;一个容纳该压电元件的圆筒机壳,其前端部 分内安装了一个套环,该套环的中央部分暴露出从上 述压电元件引出的一根寻线,该导线与一个终端部件 连接;一个具有一定长度的绝缘长环轴向可移动地装 配在上述圆筒机壳的前端部分外侧,此外,一个装在 作用部位上的导电帽与上述卡环的前端粘接在一起, 使帽的底面与上述终端部件相对,并且,上述卡环可 轴向移动,以便调整上述底面与上述终端部件之间的 间隔距离。
图1是一个侧面剖视图,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 第一实施方案的电疗器。
图2是一个侧面剖视图,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 第二实施方案的电疗器。
参见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案,在这 个方案中,空心的圆柱形机壳11具有一个前端部分, 一个轴向转动的导电帽1 3,通过一个卡环20(描述在 后)而被可拆装地固定在这个前端部分上,一个终端 引线(未示出)使帽13与压电元件14的负极相连。 在机壳11的内部,压电元件14被设置成其正极导 线16向前延伸到终端部件12内,终端部件12通过 一个放电缝与帽13的内表面相对以形成一个放电 区,推动压电元件的压力施加器18的推动件19可移 动地安装在压力施加器的后部。
采用图1所示的电疗器,当手持机壳11,使帽 13与人体相接触,然后推动件19的一头以与压力施 加器18的偏压力相反的方向被推动时,压力施加器 18向压电器15移动以即刻产生一种高压放电电流, 该电流通过导线16,终端部件12,放电缝和帽1 3而 流过人体。圆柱形机壳11,导体16的套环17以及 帽13的卡环20都是用绝缘材料制成的。
为了得到强烈刺激,通过转动装在套环17上的 螺纹卡环20,帽13便被轴向移动,以便能使终端部 件12几乎与帽13的下表面相接触,相反,要想得到 弱刺激,则应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套环20,以便终端部 件12能以相当的距离与帽13的下表分隔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口武义,未经山口武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4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