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复合膜的生产无效
申请号: | 85105056 | 申请日: | 1985-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5056A | 公开(公告)日: | 1986-12-31 |
发明(设计)人: | S·A·森德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幕尔杜邦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B32B27/3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宏,刘元金 |
地址: | 美国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生产 | ||
本发明是关于复合可逆渗透膜的制法,先浇铸多孔的聚碸膜,随着让m-苯二胺原地聚合异各种聚合作用的酰基氯在多孔的聚碸膜上面形成一片薄膜。
U.S.3,926,798所公开复合可逆渗透薄膜,它包括含载体薄膜例如聚碸和一层酸性聚合糠醇。
U.S.4,039,440所公开的复合可逆渗透薄膜是在聚碸的担体上制备。让苯二胺沉积在担体上,此过程是在水溶液中用具有聚合作用的试剂处理以制成薄膜。
U.S.4,277,344所公开的复合可逆渗透薄膜,其理想之处是用特薄的聚苯二胺薄膜于多孔聚碸担体上,此薄膜是在表面用聚的溶液浇铸而成,而此表面是把溶剂部份蒸发,然后在水中所形成的多孔担体件骤冷形成聚合物凝胶,再把担体件用苯二胺浸渍担体件用三中酰氯溶液处理以制成在多孔聚上有聚合物(苯二胺,苯均三酰胺)特薄层的可逆渗透薄膜。
本发明的过程包括浇铸聚碸溶液在担体表面并在m-苯二胺水溶液中使反应产构冷却,并使聚碸胶化以制成多孔的薄膜担体,然后用m-苯二胺浸渍担体。除去过剩的水溶液再浸渍薄膜,再以稀的具有聚合作用的酰基氯,象三中酰氯,1,3,5-环乙烷,三羰酰氯或所其混和物处理,上述试剂急速与m-苯二胺起反应形成,用多孔的聚碸构成特薄的膜。
本发明第一步是用芳族的聚砜制备多微孔的基质或担体,理想的聚砜最大的气孔直径最好小于20毫微(10-9),这是由10-20%(重量%)最好是14-16%(重量%)聚溶液在极化有机溶剂中很快伴随出现。溶剂,最好是二甲基甲酰胺,但其他极化溶剂如二甲基乙酰胺和N-吡啶咯烷酮也可使用。
第二步是本发明(方法)的限制。初浇的聚砜基质即刻于含01-10%重量百分比,较好是0.5%重量百分比,最好是1-3%重量百分比的m-苯二胺溶液中骤冷。所谓即刻意思是说在30秒内,而以3秒内好。在浇铸与冷却之间的极短时间内溶剂恰好可部份蒸发。聚砜溶液可以直接浇铸也可以将其压入m-苯二胺水溶液中。二者可任选其一。这对用苯二胺装填聚砜基质有用。二胺的浓缩在最后的并合工作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它可以控制最后在基质上的聚酰胺的均匀度和厚度。如果镀层不均匀则易有或有可扩展的小洞,这小洞有害于薄膜对盐的抑制。二胺溶液可任选含极化有机溶剂如二甲基甲酰胺达10%重量百分比。基质表面过剩的溶液可用抽取、滚压、用海绵揩拭或别的适当的方法如气刀的使用。
装载的基质则浸于三中酰氯溶液中、环己烷、三羰酰氯或混和物中,可任选含间苯二酰氯或对苯二酰氯在水中不混合的溶剂于室温下5-90秒,尤以10-30秒无损于聚砜基质的多孔结构。此一阶段选用的溶剂是含氯氟烃如三氯三氟乙烷。聚胺的构成则使原来有光泽的基质变为暗淡的颜色。
最后的复合物再烘干,烘干温度再为20°-100℃,最好是50°-70℃,烘干时间为5-180秒,最好是15-60秒,或者在更低的温度烘更长的时间。
二胺的残渣和反应中的副产物可浸渍于水中然后萃取之。
上述薄膜的发明显示要抑制水助溶剂及盐通过薄膜,可把已在水中冷却的薄膜用已和酰基氯作用过的二胺水溶液加以处理。
举例
薄膜的测试
除非有别的说明,否则所有渗透度性能的测试均在室温和指示的压力下置32-33g/l的氯化钠在磁搅拌渗透池中,约15-20分钟间断一次包括随后实际测量的1/2-1小时。测试结果表示为:%Nacl被抑制,而以KW用每秒钟每,每帕斯卡之下米的单单位表示。
R=(1- (Cp)/(Cf) )100
此处Cp氯化钠的渗透浓度
Cf氯化钠进料浓度
Kw= (水助溶剂)/(有效压力)
此处,水助溶剂为通过薄膜的流速
有效压力为供给压力减去反渗透压力
Kw以m.s-1.Tpa-1示之
例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幕尔杜邦公司,未经纳幕尔杜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5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哒嗪基咪唑烷基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内酯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