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聚氯乙烯挠性微孔反应板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5105177 | 申请日: | 1985-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5177A | 公开(公告)日: | 1986-12-24 |
发明(设计)人: | 洪美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5/51;C08J5/18;//;510537;501;509)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孙佳 |
地址: | 上海市延安西***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氯乙烯 微孔 反应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应板,特别是一种聚氯乙烯绕性微孔反应板。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造反应板的方法,特别是一种制造该聚氯乙烯绕性微孔反应板的方法。
使用优质的固相载体是保证免疫(放射免疫、酶联免疫)测定成功的关键。目前市售的聚苯乙烯微孔反应板,性能欠稳定,不仅产品的批与批之间,反应板的块与块之间,甚至同一块板孔与孔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因而导致了反应结果难以判断,可靠性和重演性不够理想等缺点。为了提高聚苯乙烯微孔反应板的灵敏度,有人采用了表面处理的方法来提高板的吸附作用。但效果往往难以满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内已有不少学者作了专门研究,指出用来作为固相载体的最好为吸附能力强的塑料,並列举了除聚苯乙烯以外的材料,如聚乙烯和聚丙乙烯等。(见《同位素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P.221~235科学出版社出版。1981年)但著者对于究竟如何来选择吸附能力强的塑料及其所选聚合物的分子量等都来加以阐明。
国外目前也基本上是采用聚苯乙烯微孔反应板来作免疫测定的,如美国路易斯安那公司的微孔反应板和日本旭道公司的微孔反应板,其材料均为聚苯乙烯,这些聚苯乙烯微孔反应板也都存在着如上所述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吸附性能好,测试灵敏度高,反应模式稳定且反应结果容易准确判断的绕性微孔反应板,並消除产品的批与批之间,块与块之间以及孔与孔之间存在的性能差异,从而保证免疫(放射免疫、酶联免疫)测定的成功。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制造上述绕性微孔反应板的方法,使通过该方法制成的绕性微孔反应板能满足此述要求。
本发明是这样构成的,这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的绕性微孔反应板,其特征在于:它由作为母体的聚氯乙烯树脂和作为添加成份的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亚磷酸酯类化合物,环氧类化合物,硫醇锡,三元共聚树脂,增韧剂,金属皂类,润滑剂和补色剂组成。
本发明也是这样构成的,这是一种制造上述高分子化合物绕性微孔反应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作为母体的聚氯乙烯树脂和作为添加成份的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亚磷酸酯类化合物,环氧类化合物,硫醇锡,三元共聚树脂,增韧剂,金属皂类,润滑剂和补色剂进行捏和、密炼、压延,形成半硬片之后再压制成型。
本发明的聚氯乙烯绕性微孔板具有如下优点:(1)吸附性能好,灵敏度高,一般比市售的聚苯乙烯微孔反应板高16倍。(2)反应模式稳定,特异性强,终点判断准确,不存在批与批之间,块与块之间和孔与孔之间的性能差异。(3)使用前不需要作任何表面处理,由于绕性,可按样品数量任意剪取所需的孔数。(4)实验时试剂工作用量也可大为减少,仅为聚苯乙烯微孔反应板所需用量的1/4~1/2。
本发明的制造聚氯乙烯绕性微孔反应板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实施容易等特点。用该方法制成的聚氯乙烯绕性微孔反应板能满足上述优点。
下面将结合最佳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聚氯乙烯绕性微孔反应板及其制造方法作更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聚氯乙烯绕性微孔反应板是以聚氯乙烯树脂为母体的,作为添加成份的有: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亚磷酸酯类化合物,环氧类化合物,硫醇锡,三元共聚树脂,增韧剂,金属皂类,润滑剂和补色剂。所选用的聚氯乙烯树脂其聚合度为560~1000。根据吸附机理聚合度不宜太高,因为聚合度越高,分子量也就越高,因而分子链就会越长,链每也就越不柔顺,这样就会使链的扩散性变差,不容易迁移到界面,最终导致吸附性弱的结果。所述的这些添加成份,其中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亚磷酸类化合物亚磷酸一苯二异辛酯,环氧类化合物为环氧大豆油,硫醇锡为辛基硫醇锡,三元共聚树脂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和苯乙烯的共聚化合物,增韧剂为α-甲基苯乙烯,金属皂类为硬酯酸锌和硬酯酸钙,润滑剂为硬酯酸,补色剂为分散紫和塑料蓝。
在作为原料的混合物中,聚氯乙烯树脂为100重量单位,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为3~8重量单位,亚磷酸酯类化合物为0.1~1重量单位,环氧类化合物为3~5重量单位,硫醇锡为1~3重量单位,三元共聚树脂为3~10重量单位,增韧剂为1~3重量单位,金属皂类为0.3重量单位,润滑剂为0.1~0.3重量单位,补色剂为0.0004~0.0009重量单位。这里分散紫和塑料蓝各为0.0002~0.0005重量单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未经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5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话电子音乐铃电路
- 下一篇:带有自动停止搅拌叶片装置的家用制造冰淇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