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内燃机电子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5105437 | 申请日: | 1985-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5437B | 公开(公告)日: | 1987-05-20 |
发明(设计)人: | 坂本正英;志田正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02D41/30 | 分类号: | F02D41/30;F02D41/2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李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电子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内燃机控制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提供了“学习功能”的电子控制方法,该功能使得在所有时间内以最佳控制参数实现控制操作成为可能。
为了实现内燃机的爆震控制或空气-燃料比控制,迄今为止使用的是反馈控制法。为了改善这种反馈控制的响应性,一种被称为“学习控制法”(learningcontrolmethod)的方式最近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这种方式中,偏离一个参考值的某个反馈控制值的偏差数据被存入一个存贮变换表(memorymap)的一个区域(Section)中,它与执行反馈控制时的发动机工作条件相对应,当发动机进入了与上述工作条件相同的工作条件时,则使用存贮的数据去修正控制值,从而很快地将控制值控制到一个最佳值,学习控制法的基本概念已经有所公开,例如在1982年2月12日在日本公布的序号26,229/1982题目为“内燃机空气-燃料比的控制方法”(MethodofControllingAir-FuelRatioforInternalCombustionEngine)的日本专利申请中就有所叙述。
在采用了这种传统的已知的学习控制法的系统中(后面的参照图2的说明将使该系统变得更清楚)。仅仅当发动机处于某个瞬态时才出现的。相应于发动机某个工作部位(region)的一个偏差数据被维持在某个初始设定的值。由于对存贮变换表内的偏差数据不能进行无限制的重写。所以这样的偏差数据不受学习控制支配。由于这个原因,在上述先有技术中。如图5所示,当反馈控制从某个发动机工作区域b(在此,偏差数据已经被写入并贮存起来)移到某区域a(在此,偏差数据的贮存尚未完成),即移到偏差数据尚未存贮起来的某个瞬态区域a,或者,当反馈控制从区域a移到如先有技术中的图5所示的区域α′AFS至αAFS的任一个时(在此,数据已经被存贮起来)则控制系数α有一个移动延迟。在这个延迟完全消失之前,控制处于不恰当的状态中。在这种情况下,空气-燃料比可能与理想值脱节,这是不希望的。这种因素给发动机造成了不良影响,例如产生爆震及使废气排放情况恶化。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在采用了学习控制法的发动机控制系统中提供一种发动机控制方法。它允许把控制数据存贮在存贮变换表内几乎所有的部分中,从而可以在所有时间内实现适当的控制。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内燃机电子控制方法,在存贮器内将内燃机工作条件划分为若干区域,离开某个参考值的反馈控制值的偏差值存贮在该存贮器相应区域的部位中。在对处于某一工作条件区域的内燃机进行控制时,读出相应部位中的偏差值,以便作为修正值对空气燃油比进行控制,然后将修正后的偏差值重新写入原发动机工作条件区域的部位中。对于这样写入的偏差值部位数目进行检验,当重新写入的偏差值的部位数目大于某一预定值时,把其邻近部位已重新写入的偏差值写入尚未重新写入偏差值区域的部位中,以使所有区域中都重新写入偏差值。
下面是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一个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该系统采用了应用本发明的学习控制法;
图2是一个普通的空气-燃料比控制系统中反馈控制操作的时序图;
图3A至3B是根据本发明的内燃机电子控制方法操作的流程图
图4和图5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存贮变换表的概念;
图6和图7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存贮变换表概念;
下面是最佳实施方案的描述。
首先参看图1,空气通过一个空气清洁器6。然后进一步通过一个发动机1,最后被排放到大气(空气)中去。在图1中:参考号2表示进气流传感器;5表示O2(氧)传感器;3表示一个控制电路;4表示一个喷射器(燃料喷射阀)。
控制电路3包括一个微型计算机,其工作情况如下所述,进气流感2检测发动机1的进气流率QA,传感器2的输出信号送入控制电路3。根据检测到的进气流率QA,控制电路3确定出燃料喷射量,并通过驱动信号Pi来驱动喷射器4,从而将预定量的燃料供应经发动机1。
Q2(氧气)传感器与从发动机1的废气中检测空气-燃料混合物中的氧浓度,浓度信号O2被送给控制电路3。根据该信号O2。控制电路3对喷射器4的驱动进行反馈控制,使吸到发动机1的空气-燃料混合物的空气-燃料比维持在一个最佳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驱动信号Pi的脉冲宽度Ti由下述公式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5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代用燃料人工合成汽油及合成方法
- 下一篇:内行星斜轧冷轧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