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聚烯烃用溶剂型胶粘剂无效
申请号: | 85105449 | 申请日: | 1985-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5449B | 公开(公告)日: | 1988-10-26 |
发明(设计)人: | 代模栏;张琳;朱如瑾;张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51/04 | 分类号: | C08L51/04;C08F287/00;C09J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烯烃 溶剂 胶粘剂 | ||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胶粘剂领域。对聚烯烃类的管、板、薄膜表面不经处理而直接冷粘,均有较高的粘接强度。
聚烯烃是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品种之一,其结构是非极性、结晶度高、难于胶接的材料。因此,国内外曾研究了各种表面处理方法,以达到用普通胶粘剂粘接聚烯烃材料的目的。但是,工业生产,工程应用,日常生活中许多粘接问题,更需要不处理表面,使用方便,成本低,适合聚烯烃用的胶粘剂。EVA(乙烯和醋酸乙烯共聚物)系热熔胶,有的品种可以不处理聚烯烃表面而进行粘接,但需要专用涂胶工具,耐热性差,一般不适于粘接聚烯烃膜材等缺点。以表面能低的丁基、丁苯和天然橡胶等聚合物为基料配制的溶剂型胶粘剂(塑料工业,1981,2,28~30),虽然适用于粘接不处理表面的聚烯烃膜材,因这些胶粘剂未发生交联反应,内聚强度低,又不适于要求抗剪强度高的聚烯烃管、板材料的粘接。曾用表面能低的subS(苯乙烯和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的物理交联作用,配合一定的增粘树脂、稳定剂制成溶剂型胶粘剂(粘接,1984,5(1),13-15)。用于聚乙烯、聚丙烯及复合膜的粘接,其粘接强度比聚异丁烯胶粘剂高,但剥离强度值并不高,一般在1000克/25厘米以下。至于以subS为基料的溶剂型胶粘剂粘接聚烯烃管、板材料的研究还未见报导。但有人制备了subS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溶剂型胶粘剂(合成橡胶工业,1983.4.304-306),粘接增塑聚氯乙烯等鞋用材料(人造革、合成革等),强度较高。而用于粘接聚烯烃(聚乙烯、聚丙烯)材料,强度很低,无实用价值。文献报导(日本专利公开JP81-70073)研制了subS接枝丙烯酸丁酯的乳液胶粘剂,主要是利用棉织物的透水、吸水性,用以解决增塑聚氯乙烯与棉织物的粘接问题。这类乳液胶粘剂虽有毒性小、危险小的优点,但用于聚烯烃管、板、膜材的粘接,强度太低,工艺上亦有困难,很难付诸实用。
本发明根据粘合的吸附理论以及聚乙烯、聚丙烯难粘的原因,利用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聚合物的表面能与聚乙烯、聚丙烯相近及其一定的相容性,又利用subS聚合物的弱极性、表面能较低、内聚强度高等特性,考虑到甲苯溶剂对聚烯烃表面有一定的溶胀作用,同时,也考虑一定品种的增粘树脂对粘接聚烯烃的促进作用。将上述几方面的特性综合起来,研制了适用于粘接聚烯烃的溶剂型胶粘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以subS与丙烯酸、丙烯酸酯类等乙烯单体的接枝共聚物溶液为基料,适当的引入增粘树脂,填料、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等配制而成的胶粘剂。对聚烯烃管、板、薄膜的表面不经处理而进行粘接,均有较高的粘接强度和良好的粘接效果。
本发明的任务是解决不经表面处理而难粘接的聚烯烃材料有良好的粘接性外,对其他塑料、橡胶、纤维、木材、陶瓷、玻璃和金属等多种材料的粘接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聚烯烃用溶剂型胶粘剂其配方组分(按重量计)为:
接枝共聚物(可用subS、异戊等二烯类橡胶聚合物与丙烯酸2-乙基己酯或丙烯酸和丙烯酸丁酯等乙烯类单体化学接枝生成的接枝共聚物)100份
增粘树脂(可用松香、松香改性物、萜烯树脂、萜烯酚树脂、叔丁酚树脂、叔丁酚甲醛树脂、古马隆树脂、二甲苯树脂、苯酚改性二甲苯树脂、石油树脂、苯乙烯树脂等品种选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20-150份
填料(可用轻质碳酸钙、轻质碳酸镁、粘土、硅藻土、石棉粉、碳黑、气相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等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5-40份
稳定剂(可用2、6-二特丁基-4-甲基苯酚(BHT),1、1、3-三(2-甲基-4-羟基-5-特丁基苯基)丁烷(CA),四[B-(3、5-二特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1010),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DLTP)等抗氧剂中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0.5-3份
紫外线吸收剂(可用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UV-9),2-羟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UV-531),2、2′-硫代双-(4-特辛基苯酚)正丁胺基镍盐(1084)等光稳定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0-2份
溶剂(可用甲苯、二甲苯、氯苯、汽油、正己烷、环己烷、醋酸乙酯、醋酸丁酯、醋酸异戊酯、二氯乙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丁酮、环己酮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250-500份
最佳配料比(按重量计)为:
接枝共聚物100份
增粘树脂80份
填料10份
稳定剂1份
紫外线吸收剂0.5份
溶剂35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科技大学,未经成都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5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鞭炮湿法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中高温一次烧成钛-锌系统乳浊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