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脱除气流中酸性组分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5105457 | 申请日: | 1985-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5457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1-21 |
发明(设计)人: | 韩兆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化学工业公司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K1/08 | 分类号: | C10K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除 气流 酸性 组分 方法 | ||
本发明为一种脱除气流中酸性组份的方法。具体的说,本发明是采用物理溶剂为吸收剂来选择脱除酸性气流中的CO2、H2S以及多种有机硫化物的方法。本发明所指的气流可以是天然气、合成气以及加压城市煤气等等。
物理溶剂吸收剂可以在加压下,更为经济地脱除气流中的酸性组份。多种不同物理溶剂法已被开发出来,并均由发明者申请了专利。一些方法已按各自应用状况显示出不同程度令人满意的结果,如Rectisol法、Fluor法以及Selexol法等。这些方法中,有的需在低温下才能显示更大的效益,同时与之相匹配的工艺流程复杂,设备费用大、管理与操作技术难度较高,溶剂有毒性;有的则对H2S吸收选择性不好;有些所采用的溶剂价格昂贵,因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本发明的任务是给出一种溶剂易得、溶剂价格便宜、化学及热稳定性能好,蒸汽压低、无腐蚀、无毒,对酸性气体特别是H2S吸收容量大,净化度高,H2S可达0.1ppm,且工艺流程简单,耗能低的脱除酸性组份的方法。
在美国专利2926751-3中所采用的纯碳酸丙烯酯溶剂作吸收剂,称之Fluor法。近来将其应用在大型氨厂脱除CO2过程中,把节省的低位能热量作为氨吸收制冷,据称可使合成氨吨氨能耗降低10%左右。但Fluor法脱除H2S能力不大,在CO2存在下对H2S选择吸收能力差。不能满足较高浓度H2S的脱除要求。
本发明使用的溶剂是由三元醇如丙三醇2-85%;弱的多价无机酸如磷酸0.2-4%;N-甲基二乙醇胺0.5-8%,其余为碳酸丙烯酯,所组成的溶剂来脱除气流中的酸性组份。
本发明是在加压下,对气流中的酸性组份进行脱除的。其脱释过程基本遵循亨利定律,压力愈高,温度低,愈有利于酸性气体的吸收,反之则有利于酸性气体从溶剂中释出。
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工艺方法,提供如下附图加以说明:由管1来的大于8大气压的原料气进入脱硫塔2下部,与由塔顶喷淋的溶剂在常温下于填充层中逆流接触,将H2S从5-7克/标米3脱除至1-20毫克/标米3后由管3送入脱碳塔14下部。吸收了硫化物和少量CO2的溶剂,由脱硫塔底排出,经管4进入中间闪蒸器5减压闪蒸,将溶解在溶剂中大部分有用气体释放后经加压机6送至管1。闪蒸后的溶剂经换热器12与热的脱硫贫液换热后,再经加热器7加热至80-120℃进入汽提塔8顶部,与由汽提塔下部进入的经过加热器10加热至80-120℃的惰性气体,在填充层中逆流接触,使之溶解在溶剂中的酸性气体彻底释放出来,溶剂得以再生。释放出的酸性气体随着惰性气体一道由汽提塔顶排出,经冷凝分离器9回收溶剂后进入汽提塔中部,气体则被排放处理。汽提后的溶剂,经贫液泵11加压后依次进入换热器12及冷却器13打入脱硫塔2上部,使之溶剂循环使用。经预脱硫的气体进入脱碳塔14脱除CO2和精脱硫。当脱碳压力大于18大气压,采用常温并用空气汽提时CO2可脱至0.5%,H2S可达0.1PPm。从脱碳塔排出的气体即为产品气,通过管17输送。富液由脱碳塔底流入中间闪蒸器15减压闪蒸,闪蒸气由加压机16送入管3,闪蒸后的溶剂进入常压介吸器18,释放出大量的高浓度CO2,由管22排出,溶剂则通过U型管进入汽提塔19。若需更多的回收CO2,则可先经一真空介吸出CO2后,再将溶剂送入汽提塔上部用由管20来的空气在填充层中进行汽提,使溶剂得以彻底再生后由泵21打入脱碳塔14循环使用。
本方法亦可在不影响脱硫、脱碳效率下有效地脱除鲁奇炉煤气中的轻质油,并无需添加额外的油品分离和萃取装置,油与溶剂的分离只采用简单的倾泻即可;在处理气流中H2S含量≤3.0克/标米3,或H2S浓度较高,但不需要精脱,可无需加热汽提再生。
本发明对H2S脱除能力较之Fluor溶剂法约大50%以上,溶剂饱和蒸汽压比Fluor溶剂降低30-80%,本法特别适用于脱除气体中的H2S或同时脱除CO2场合,并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化学工业公司研究院,未经南京化学工业公司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5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饮水防腐
- 下一篇:铸造用钛铁矿砂、钛冶渣、铭冶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