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利用取样内插的数字视频延迟无效
申请号: | 85105720 | 申请日: | 198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5720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1-21 |
发明(设计)人: | T·V·博尔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R·C·A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9/64 | 分类号: | H04N9/64;H04N9/2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凯 |
地址: | 美国新泽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取样 内插 数字视频 延迟 | ||
本发明是关于视频信号的数字处理,特别是关于为了消除光栅失真和会聚误差而采用的视频信号延迟。
数字彩色电视系统以预定的速率例如为14.32兆赫,对模拟视频信号进行取样,对于美国国家电视制式委员会(NTSC)规定的彩色信号来说,这速率是彩色副载频的四倍,每个取样的信号振幅由模/数变换器(ADC)变换成数字值。数字化的视频信号经过处理形成红、绿、兰三色驱动信号,由数/模变换器(DAC)变回模拟信号后,再被送至彩色显象管的阴极。
数字和模拟两种电视接收机都会发生光栅失真和会聚误差。行的会聚误差和光栅失真,例如边缘的枕形失真,可以有选择地在给定的行扫描线上,把一个或多个单独的彩色信号经过延迟而校正过来,以使三种颜色会聚在显象管的屏幕上。在数字系统中,可用下法来完成这种延迟,即把数字取样值打入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一类的存储装置内,经过预定数目的时钟脉冲后,再把这些取样值取出。这种方法能使视频信息,且因此能使全部视频扫描线,能在显象管屏幕上移动若干步长,步长等于相邻两数字取样(或象素)之间的距离。
实际的会聚误差和失真误差可能要求视频信息移动整个取样的几分之一,以便把误差校正到规定的容差范围内。1983年3月31日由T.V.Bolger申请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号No.480,907,题目为“带有校正光栅失真的数字视频处理系统”的专利中,描述了一个数字电视系统,它有一个多相时钟,用来从数字取样存储装置中读出取样值。时钟的相位是可以选择的,以便按照所期望光栅失真或会聚校正,提供三种颜色中每一色的取样延迟量。
本发明提供的数字电视系统,是利用一个固定频率和单相的时钟,还能给出分数(franction)的取样延迟,以便把失真校正到严格限定的容差范围内。
依照本发明,对于一行已数字编码的分量视频信号信息的可变延迟装置,它包括从一行已数字编码的视频信号信息中,选出若干数字取样中的第一个取样值的电路,该取样具有若干可能值中的一个值的已编码的振幅值。
一个电路处理该第一取样,以提供第一个已处理的取样,它的振幅值含有第一取样振幅值乘以第一个分数。
还有一个电路选取位于第一取样邻近的第二数字取样。
一些单元处理第二取样,以提供第二个已处理的取样,它的振幅值含有该第二取样振幅值乘以第二分数。第二分数是第一分数对1的互补分数。
再有一个电路把第一和第二已处理的取样合并起来,以形成第三取样,第三取样具有来自于第一取样的视在位移。
在附图中,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个方面的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的简图;
图2示出两个波形,这对理解图1电路的工作原理是有用的。
现参看图1,从视频信号源(图中未画)来的模拟复合电视信号被加至模/数变换器(ADC)10。ADC10产生出数字信号,其取样率决定于时钟发生器11来的时钟信号频率。为了说明起见,图1电路采用的取样频率等于NTSC彩色信号的彩色副载波频率3.58兆赫的四倍,即取样频率为14.32兆赫。ADC10图示出了能提供8位数字取样,因此产生的取样具有28=256量化级。数字化视频信号加至同步分离电路12,在此经处理分离出行和场同步信息,上述视频信号还加至数字梳状滤波器13把亮度和色度信息分开,且把亮度信息信息送至亮度处理电路14,后者用导线Y提供亮度信号至数字矩阵15。从数字梳状滤波器13来的色度信息被送至色度处理电路16,后者根据时钟发生器11来的、在导线ICK和QCK上的适当整相的I和Q时钟信号,产生出I和Q色信号。导线I和Q上的I和Q色信号也被送至数字矩阵15,后者合并亮度信号和I及Q色信号,分别在导线DR、DC和DB上产生出数字红、绿、兰色信号。
数字红、绿、兰的每一彩色信号分别送至一个数字延迟电路。图1详细地示出数字延迟电路20,它作用于通过导线DB来的数字兰色信号。为简单起见,对于数字红及绿色信号的相同延迟电路21和22只表示成框图的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R·C·A公司,未经R·C·A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5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