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建筑镶板的改进无效
申请号: | 85105818 | 申请日: | 1985-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5818A | 公开(公告)日: | 1986-09-03 |
发明(设计)人: | 韦德·希尔顿·布兹莱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德·希尔顿·布兹莱 |
主分类号: | E04C2/38 | 分类号: | E04C2/3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永来 |
地址: | 澳大利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镶板 改进 | ||
本发明是关于对建筑镶板的改进,尤其是对用作构造自承性建筑结构的建筑镶板的改进。
目前已有多种类型的自承性建筑结构,其中的一种已在澳大利亚专利第477,874号中得到了描述,该自承性建筑结构系由许多块拱形镶板拼接而成,不需要桁架、支柱或者其他支撑件。在这种排列方式中,将一些横截面为槽形的建筑镶板拼接在一起,将各相邻的镶板沿着它们边缘上的纵向凸缘夹紧,从而形成了永久性的连接。虽然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建成自承性的建筑结构,却需要用昂贵的设备来形成镶板之间所需要的连接,并且,这些连接还是永久性的连接。其他申请则需要另外使用单独的紧固件来连接各个镶板,这在许多场合下,都必须在建筑镶板上打洞以使紧固件通过,这就不但费时间,而且在建筑物落成以后还会引起漏水。
本发明旨在克服或者至少是减轻上述缺点。这是通过一种改进了的建筑镶板来实现的,该种镶板可以一块接一块地、迅速而有效地连接起来,构成一座自承性建筑结构;这项发明也与连结这种建筑镶板的方法及用这种镶板构成的建筑结构有关。
考虑到上述及其他的一些目的,本发明主要适用于一种由一主体板和沿该主体板两纵向边缘延伸的两块直立边板所组成的建筑镶板,一块边板包括了一个套进肋板,另一块边板包括了一个插入肋板,该插入肋板可以和相邻的一块同类镶板的套进肋板相啮合,这样相邻的上述各块镶板就可以接合起来;其特征在于上述每块边板包括了一块与主体板边缘相联的直立凸缘板,两边的凸缘板分别支撑着套进肋板或者插入肋板,该套进肋板和该插入肋板是与各自的支撑凸缘板连通的。这样,上述相邻镶板的边板部分就可以互相搭接,按照与该边板平行的方向互相靠拢,使上述的插入肋板与套进肋板互相啮合,从而把上述两板镶板接合起来,当上述镶板锁合以后,它们各自相邻的凸缘板实际上是并排放置的。
当这种建筑镶板被用来构造房屋的拱形屋顶时,镶板本身在纵向上一般都是拱形的,它的直立边板置于镶板拱形的凸面上。为了得到这种拱形状,镶板的主体部分最好制作成与建筑物的拱形横截面相一致,在某些情况下,该主体部分也可以制成横向波纹状。屋顶的构筑很简便,只要将一块镶板的插入肋板和另一块镶板的套进肋板相接合,把插入肋板推进套进肋板中形成接合状态,就不再需要象澳大利亚专利第477,874号中所讲的那种专门的紧固装置,那不仅会使镶板的直立边板变形,而且还需要专门的夹紧设备。这就意味着使用本发明的这种镶板,可以迅速地建造房屋,而且价格比上述澳大利亚专利中所讲的那种类型的房屋更为便宜。
为了使本发明更加易懂并付诸实施,可以参照附图,图中说明了本发明推荐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显示了按照本发明构造的一座自承性建筑物;
图2是用来构筑图一所示的那种拱形屋顶的建筑镶板的截面视图;
图3说明图二所示的那种建筑镶板相邻之处的接头;
图4是一幅放大了的视图,说明相邻的建筑镶板之间的“弹簧锁”式的接头;
图5也是构筑图一中拱形屋顶的建筑镶板的截面视图,这是建筑钮板的又一种形式,可供选择;
图6是图五中的镶板沿A-A线的典型横截面视图;
图7是一幅透视图,说明了按照本发明连接建筑镶板的一种可取的方法和工具。
参照这些附图,先看图1,图中描绘了根据本发明构筑的一座房屋10,它由一个自承性的拱形屋顶部分11和两头两堵直立的板墙12构成,但在图中只画出了一堵板墙。如图所示,拱形屋顶部分11是由许多块锁合在一起的屋顶镶板13所组成的,每块镶板的截面最好制成如图2所示的形状,镶板包括一个主体部分14和两边两块边板15和16。如图1所示,屋顶镶板13在纵向上呈拱形状;而如图2所示,镶板主体部分14的横截面也呈拱形状。两块边板15和16在各自的下端17和18处向外凸出,以补偿主体板14的纵向弯曲。每块直立边板15和16各自包括一块主要的凸缘板19和20,每一凸缘板都经过制作,实际施工中能与相邻镶板13的凸缘板19或20并排放置并保持这种并排的位置,从而使连接起来的屋顶镶板13具有合符要求的结构刚性。在凸缘板19和20的端头分别有一个插入肋板和套进肋板21和22,两块肋板都分别在凸缘板19和20的同一侧;在使用中,两个肋板能够互相啮合,保持屋顶镶板13正常的接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德·希尔顿·布兹莱,未经韦德·希尔顿·布兹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5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烟制品
- 下一篇:选择的缩微平片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