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粒子束激光导弹无效
申请号: | 85105971 | 申请日: | 1985-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5971A | 公开(公告)日: | 1986-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赛 |
主分类号: | H01S3/00 | 分类号: | H01S3/00;F42B15/00;H05H1/00;G21H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粒子束 激光 导弹 | ||
本发明为粒子束激光导弹。属于高能激光与粒子流物理的技术领域,发明的目的是想产生新的超能武器。本武器是由激光器、等离子喷枪、粒子选择器、多极绕射式带电粒子加速器、微计算机组成。其中前四种采取共轴串列式安装,激光器谐振腔的输出端是一块涂有环形全反射膜的部分透过反射镜,环形全反射膜的尺度应与等离子喷枪中具有薄壳柱形结构的内电极的几何尺寸相一致。
等离子喷枪主要是由两共轴园柱形电极组成的内电极具有薄壳柱形结构,此薄壳柱形在谐振腔输出端部分透过反射镜上的正投影,就是环形全反射膜。喷枪的外电极也是有一定厚度的园柱形,喷枪外电极的柱形半径是应该大于输出激光束的半径,保证在激光的前进方向上没有阻碍,这样从激光器输出的高能光束在等离子喷枪里以内电极为界分成两部分。
把喷枪的内外电极通上高压电,气体放电形成存在于内外园柱形电极间的等离子体流,内外电极、等离子体流、电流就形成一个放电期间的闭合回路,其中薄壳柱形内电极上的电流在内外电极的中间区域形成环状磁场,此磁场对等离子中的正负带电粒子施以洛仑茨力,使它们在喷枪里得到加速,以很高的速度从喷枪口射出。注意由喷枪中射出的是高速等离子体流。
粒子选择器是一个薄壁园筒,根据带电粒子选择的需要而让其具有一定的电位,例如当由喷枪出来的高速等离子流进入粒子选择器时,如果想从射流中选出带正电的粒子,那么就应该让粒子选择器具有适当大小的正电位,这样负粒子就可以被薄壁园筒吸收掉,而正粒子被排斥,箍缩在中心轴线附近,并继续沿轴线方向向前运动,靠近多极绕射式带电粒子加速器。多极绕射式带电粒子加速器,外面是一个有适当电位的薄壁园筒,其内是几个彼此平行,有适当间距,具有适当电位的环形电极A、B、C……,环形电极的几何尺寸与环形全反射膜的尺寸一致,喷枪的园筒、粒子选择器的园筒与多极绕射式加速器的园筒尺寸一致。
为了对从粒子选择器出来的正粒子进行加速,并防止其发散,多极绕射式加速器的园筒必须带有正电位,A、B、C等环形电极带负电位,这些环形电极对正粒子形成强大的吸引力使其不断加速;外园筒由于是正电位对正粒子排斥,再加上正粒子束本身的自收缩效应,这样使正粒子既可以加速又可防止发散。当每一批的正粒子(由于喷枪的放电是有时间性的,所以由粒子选择器选出来的正粒子是一批一批的)最前面几个快要接近环形电极A时,A的极性突然改变,由负电位跳到正电位(B、C环性电极的电位仍保持不变),这样做使这些粒子绕过环形电极A(否则正粒子将被电极A吸收掉),直致这批带正电的粒子完全绕射过A极为止。这批正粒子完全绕过A极之后,A极要继续保持一段时间的正电位,这样做可以使绕射过去的正粒子从A极这里得到一个加速的力。这批正粒子绕过A极之后,经过一定时间又开始绕射B极……。重复前面的加速过程。最后这批正粒子从加速器以极高的速度喷射而出,粒子射速的四周是激光束。当这批正粒子射出之后,环形电极A、B、C……又重新保持原来的负电位,等待下一批正粒子的到来。
上面过程是在微型计算机控制下自动进行的。
说明书附图各号码代表的名称如下:
1:微计算机系统 2:全反射镜
3:激光谐振腔 4:部分透过反射镜
5:环形全反射镜 6、7:等离子枪电极
8:粒子选择器
9、10、11:多极绕射式带电粒子加速器环形电极
12:多极绕射式带电粒子加速器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赛,未经王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5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