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轧钢板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5106278.4 | 申请日: | 1985-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44B | 公开(公告)日: | 1991-03-27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进;黑泽光正;铃木日出夫;小原隆史;角山浩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崎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B1/46 | 分类号: | B21B1/46;C21D9/48;C22C38/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全菁,吴大建 |
地址: | 日本国兵库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轧 钢板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是关于提高了烘烤淬硬性的用于深冲成形的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近来,为了减少汽车本身的重量,以便减少燃料消耗,因而强烈要求增加汽车外壳钢板的强度。另一方面,从冲压成形性的观点来看,希望这种钢板具有低屈服强度,高延伸率,高γ-值等等。
因此,根据上述相互矛盾的需要,要求这种钢板软,在冲压成形时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而在以后的涂漆烘烤中,呈现出增加屈服强度或所谓烘烤淬硬性的特性。
关于具有烘烤淬硬性的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在日本公开专利53-114,717号含钛钢、日本公开专利57-70,258号含铌钢和日本公开专利59-31,827号含钛和铌钢中都有叙述。总之,在其他特性没有变坏的情况下,用控制添加钛,铌量或退火冷却速度(它决定钢本身的溶质碳量)的方法,赋予烘烤淬硬性。
然而,如果企图用控制钛,铌添加量的办法,脱溶质碳,那么,添加量细微的变化,都相当大地影响钢板的特性。它就是说,当钛,铌的添加量超出了予定的范围,影响可成形性的一些特性,如延伸率,γ-值等等被降低,或得不到令人满意的烘烤淬硬性。因此,在生产阶段,精确地控制添加量被认为是重要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限制形成碳氮化物的元素(如钛,铌等等)添加量,有利地解决前述问题;并且用限制与钛结合的硫和氮量的方法,提供具有稳定的烘烤淬硬性,适用于深冲成形的冷轧钢板。
至于硫和氮的各个数量,日本公开专利58-110,659号写到:硫被限制在0.001-0.020%(按重量)范围,氮被限制不大于0.0035%(按重量);日本公开专利58-42,752号写到:氮被限制不大于0.0025%。然而,前者仅是防止由于减少钛量和硼量而出现的表面缺陷,而后者仅是改善二次加工性和γ-值。
本发明者们研究了硫,氮量和含碳量极低的钛钢特性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发现限制硫量和氮量及硫和氮的总量在规定的范围内,并限制钛添加量在规定范围(考虑到硫,氮量),得到高烘烤淬硬性,结果,完成了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提供具有提高了烘烤淬硬性的适用于深冲成形的冷轧钢板,这种钢板包含0.0005至0.015%(按重量)的碳(C),不大于1.0%(按重量)的硅(Si),不大于1.0%(按重量)的锰(Mn),不大于0.15%(按重量)的磷(P),0.005至0.100%(按重量)的铝(Al),不大于0.003%(按重量)的硫(S)和不大于0.004%(按重量)的氮(N),规定硫加氮(S+N)的量不大于0.005%(按重量),当在等式(1)中用Ti*表示的有效钛量满足下面不等式(2)时,那么钛量相应于下面等式(1)中的Ti(重量%),以及平衡铁(Fe)与不可避免的杂质
Ti*(重量%)
=Ti(重量%)-48/14N(重量%)-48/32 S(重量%)……(1)
1×C(重量%)≤Ti*(重量%)≤20×C(重量%)……(2)
在本发明最佳实施例中,有效含钛量(Ti*) 是1到少于4倍碳含量(重量%)。而且,钢板还可以包含,至少一种不大于0.05%(按重量)的铌和不大于0.0050%(按重量)的硼。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是提供提高了烘烤淬硬性的适用深冲成形的冷轧钢板的制造方法,它包括的步骤是:
熔化钢材,这钢材包含0.0005至0.015%(按重量)的碳(C)不大于0.003%(按重量)的硫(S)和不大于0.004%(按重量)的氮(N),规定硫加氮量(S+N)不大于0.005%(按重量),当在等式(1)中用Ti*表示的有效钛量满足下面不等式(2)时,钛量相应于下面等式(1)中的Ti(重量%);
连续浇铸所得的钢水以生产扁钢锭;
热轧所得的扁钢锭
冷轧所得的已热轧过的钢板;使所得的冷轧钢板,进行包括加热和冷却的连续退火,规定在超过再结晶温度的一个温度范围内的停留时间在300秒以内。
Ti*(重量%)
=Ti(重量%)-48/14N(重量%)-48/32S(重量%)……(1)
1×C(重量%)≤Ti*(重量%)≤20×C(重量%)……(2)
在本发明最佳实施例中,在热轧以前,加热扁钢锭,加热温度不低于1,150℃。
图1和图2是分别表示钢里硫加氮量(S+N)与钢板特性之间关系的曲线;
图3是说明烘烤淬硬性测量概况的曲线;
图4是表示在超出再结晶温度的一个温度范围内的停留时间对烘烤淬硬性影响的曲线;
图5是表示板坯再加热温度和γ-值之间关系的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崎制铁株式会社,未经川崎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62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储存和分配物体的装置
- 下一篇:工频变相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