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固相法生产粗铜酞菁兰无效
申请号: | 85106326 | 申请日: | 1985-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6326B | 公开(公告)日: | 1987-05-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化学工业部沈阳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9B67/20 | 分类号: | C09B67/20 |
代理公司: | 辽宁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丛风兰 |
地址: |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相法 生产 粗铜酞菁兰 | ||
1、一种固相法生产粗铜酞菁蓝的工艺方法的改进用苯二甲酸酐、尿素、氯化亚铜、钼酸铵为原料,其特征在于先在反应釜中加入粗铜酞菁蓝作为稀释剂,然后于1-2小时内搅拌升温至150-250℃,于90-210℃开始加入反应物,每10-20分钟加一次,每次1.5公斤到3公斤,釜内物料加至第一次投料的20-40倍后,停止加料,并于90-210℃反应0.5-3小时,在90-210℃出料,并剩余5-10公斤粗铜酞菁蓝,用作继续循环投料。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用量的克分子比是苯二甲酸酐∶尿素∶氯化亚铜∶钼酸铵为1∶3~4∶0.2~0.3∶0.001~0.002,其最佳配料比为1∶3.20∶0.26∶0.001。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温度为150~250℃,最佳反应温度为190~210℃。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反应时间为0.5~3小时,最佳反应时间为1~2小时。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投料前加入5公斤粗铜酞菁蓝为稀释剂,然后升温、投料、出料。
6、一种生产粗铜酞菁蓝的设备,包括电动机减速箱,加料孔,反应釜体,搅拌器,夹套,出料口,放气口,反应器外壁装有夹套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搅拌器轴上装有纵向或横向的多挡片或采用锚式搅拌叶上装有向上叶片,并在釜壁上装有固定向下叶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化学工业部沈阳化工研究院,未经化学工业部沈阳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63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器贮压防爆法
- 下一篇:带有扭转角度的高炉大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