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小型同步电动机无效
申请号: | 85106367 | 申请日: | 1985-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6367B | 公开(公告)日: | 198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加藤定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2K7/116 | 分类号: | H02K7/116;H02K21/1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增勇 |
地址: | 日本长野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同步电动机 | ||
本发明是有关带减速器的小型同步电机内部结构的改进。
图1至图3所示是众所周知的以前的小型同步电机。
图1所示的小型同步电机,是由电机装置7和齿轮机构11组合成的整体式同步电机。电机装置7由电机壳体3和壳体里的励磁线圈12、转子4和铁心6构成。其中,第一磁极2弯曲在壳体3里,第二磁极5附于铁心6上。齿轮机构11由杯形齿轮箱8,压入盖子9构成,其内部装有和转子4啮合的齿轮组10。
上述电机由电机装置7及齿轮机构11两个部件组装而成,因而电机厚度较大,并因电机壳体3和齿轮箱8分别组装为两个部件,则又增加了部件的数量。
图2所示的小型同步电机由电机壳体3和被压入壳体3的齿轮机构11构成。在电机壳体3里有转子4和励磁线圈12;由铁心6的一部分构成的第二磁极5附在齿轮机构11上。这种电机中齿轮箱8兼作铁芯6用,以减少部件的数量从而使电机薄型化。
但是,由于上述电机采用铁心6的整个周壁面压入电机壳体3的内圆面的结构,在压入时,铁心6和电机壳体3就产生变形,齿轮组10的支承轴16的孔也会产生位移,这样,齿轮组10便会产生啮合噪声。
图3所示的小型同步电机,其电机壳体3里装有转子4和励磁线圈12,装有支承轴16的铁芯6压入电机壳体3后,在其后端装入齿轮组10,盖子9以紧压配合压入电机壳体3后,其内部机构被固定。为防止铁芯6变形,其外圆通常要进行深拉加工,整个外周壁成为压入面。
但是,这种小型同步电机,由于进行深拉加工,使铁芯6构成的第二磁极5的轴心线和外圆轴心线发生偏移,从而使转子4的旋转特性变坏。另一方面,深拉加工必须有深拉模,这就增加了制造成本。并且,在压入铁心6时,电机壳体3易变形,在由装配夹具决定铁心6的旋转方位时,由于支承轴16和盖子9的配合精度降低,齿轮组10便产生啮合噪声等问题。齿轮组10的装配部高度,即铁芯6和盖子9之间的距离,是由压入夹具决定的,在这道工序中偏差很大,会使齿轮轴向晃动超出正常范围;或反之,晃动较小时,产生转子4停转的现象。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同步电机,使其薄型化的同时,保证齿轮机构的支承轴及其孔位精度,并保证电机壳体、铁心和盖子之间正确的组装位置。
本发明采取的结构是,在兼作齿轮机构的箱体的铁心外周部设有多个支柱,支柱的外圆面作为压入面压入电机壳体内,并把支柱的上平面作为限定盖子和铁芯之间高度的基准面。因此,在把齿轮机构装入电机壳体内时,不是铁芯的全周壁压入电机壳体,而是可简单地把多个支柱以压配合方式,装入机壳。这样就能,防止电机机壳和铁芯的异常变形,并能保证齿轮机构的支承轴及其孔位的较高位置精度。
再者如上所述,支柱的高度是标准高度,所以在铁心和盖子轻压(以手掌压入)配合时,在齿轮组中可设定好适当的轴向间距,就不会产生转子的嗡呜声及啮合噪声。
下面以图示的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结构。
本发明之小型同步电机1的结构如图4至图10所示。与以前的电机一样,采用杯形的电机壳体3,壳体3里装有转子4和励磁线圈12,4个第一磁极2从电机壳体3的底部起就呈弯曲状,与转子4的外圆相对。电机壳体3内还设置了电机安装部33(除图6外,均省略了)。
铁芯6由大致呈环形的铁芯基板13构成。沿其内圆往下,有4个弯曲的第二磁极5;沿其外圆往上,有竖直的多个支柱,如图示中有2个支柱14。支柱14的上端呈凸状,这个凸起的肩部作为规定高度的基准面15。还在铁芯基板13所要求的位置上设置了适当数量的支承轴16,多个齿轮17套在支承轴16上,旋转自如,构成了齿轮机构。
另一方面,在盖子9上设有与支柱14的凸起14a配合的凹部18,支撑支承轴16和支撑转子4的转轴的孔19,以及承受外伸的电机输出轴20的轴承孔21。
齿轮17套在支承轴16上后,盖子9以凹部18和支柱14的凸起部14a配合,盖子9和支柱14定位后被固定。此时,支承轴16的头部与孔19配合。因此,装在由铁芯6和盖子9组成的部件内的齿轮机构11,是用其内部的支承轴16,使齿轮组10与转子4啮合。这样,支柱14的基准面15的高度,即铁心基板13和盖子9组装时的间距,就被限定在齿轮机构11所需的最适宜的距离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6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高击穿电压的半导体器件
- 下一篇:数据传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