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厌氧发酵装置和方法的改进无效
申请号: | 85106421 | 申请日: | 1985-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6421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3-18 |
发明(设计)人: | 路易斯·查斯托佛·考尔萨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桑·霍尔丁斯·普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4 | 分类号: | C02F1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李毅,孙蜀宗 |
地址: | 澳大利亚维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酵 装置 方法 改进 | ||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对有机废料进行厌氧发酵处理的方法和装置,有机废料经过处理降解生成有用气体。比如甲烷,处理后排出装置的废料成为不污染生态环境的无害物质。
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处理有机废料如:农业废料、下水道废物、食品加工废物等,但不只限于处理这些废料其应用范围还可扩大到所有需进行厌氧降解处理的材料和混合物质。
用传统方法在近乎密闭的蒸煮器中进行厌氧煮解会遇到下列一些问题:
1)、蒸煮器内液体表面易形成很厚的一层渣滓,造成阻塞,使整个蒸煮器失灵。
2)、在蒸煮器的功能部位或部件(如热交换器)的表面上易凝结固态物质,通常会影响该部件和蒸煮器的效率。
3)、通过蒸煮器的流速较高的物料把有用的细菌从蒸煮器中冲走,使系统中不能保持有大量的细菌;物料通过蒸煮器时的不规则流动和由于液体冲刷造成的细菌流失对系统有不利作用,可能造成整个系统的失灵。
4)、废料有时不能完全转化和降解,结果使得一些未经处理的废料从蒸煮器中溢散出而造成环境污染。
5)、在某些情况下,为达到有效地处理废料的目的。采用传统设计的大型蒸煮器在安装上很不经济。
因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经过改进的有机废料厌氧发酵处理方法和装置,这种方法和装置至少能部分地克服采用传统惯用方法和装置时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适于对有机废料进行厌氧发酵处理的装置包括:一个带有进口和出口的刚性主体部分,从进口输入有机废料原料,从出口输出经过处理后的废料,一个联接在主体部分上形成主体部分的密闭装置的柔性构件,所说的柔性构件和主体部分之间形成一可变体积的气体收集室,以收集废料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废料从进口到出口的流动途径是曲折的,使废料不能从进口端直接流到出口端。
在一种实施例中,柔性构件上设有一个可膨胀的管子或密闭的可膨胀的环状部分。管状部分没充气时可放入一个箱制装置中,比如一条环绕在主体部分外壁内表面上的槽道的空腔中。管状部分放入箱制装置后,向管子内充气使其膨胀充满空腔,从而管状部分可被夹持住。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装置主要包括一个主体部分,主体部分分为几个室,其中一个室位于装置的中心并在其中设置一个加热装置、屏障构件和一个搅动装置,另一个室,即外室,用挡板或隔壁分成两部分,从限制废料进入第三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的厌氧发酵处理有机废料以产生气体的方法包括:
1)、均匀地将废料输入设有搅动装置的第一室;
2)、让废料在第一室内厌氧发酵,产生甲烷、二氧化碳、淤泥和经过处理的液体,同时由搅动装置进行搅拌。
3)、让废料进入第二室继续进行厌氧发酵;
4)、将上述废料引入一个内设滤器的第三室,以进一步从液体中分离出气体和固态物质;
5)、收集整个废料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下面参照附图举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其中:
图一是本发明一种形式的厌氧蒸煮器的侧视图;
图2是图1厌氧蒸煮器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蒸煮器的平面图;
图4是一放大图,表示将柔性构件连接到液体槽主体上的装置的一种形式;
图5是一剖面图,表示适于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发泡组件的一种形式
图1中示出了一个圆筒形液体槽2,它包括将液体槽支撑在混凝土基座6上或其它类似构件上的支腿4,一个由混凝土或金属或其它刚性结构材料制成的刚性主体部分8,一个由橡胶或其它柔性材料制成的柔性膜片10,以及一个顶盖部分12。柔性膜片实际上是一个封闭液体槽的可膨胀的罩或盖子,它可以根据液体槽内气体的产生和排放而膨胀或回复,服务管道14在一个合适便当的位置连接到液体槽上,这将在后面详细描述。
现在参看图2和图3,图中详细地示出了液体槽2的内部结构,液体槽有三个不同的室,在这些室内进行不同的作业。第一室16是一个淤泥滤器热反应室,其造型为一个内部圆筒槽。座落在整个液体槽2的中心,由混凝土者其它类似材料制成的隔壁18形成。废料输入管17穿过隔壁18将原始废料引入到内部圆筒槽16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桑·霍尔丁斯·普蒂有限公司,未经比桑·霍尔丁斯·普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6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