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内行星斜轧冷轧管机无效
申请号: | 85106430 | 申请日: | 1985-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6430B | 公开(公告)日: | 1987-05-20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 |
主分类号: | B21B23/00 | 分类号: | B21B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维 |
地址: | 北京市西直门***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 斜轧 冷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轧制无缝钢管管材的设备。
冷轧无缝钢管生产技术是三十年代发展起来的, 1931年美国制管公司取得了“罗克莱特冷轧管机” (Rockright Mill)的专利。半个世纪以来,冷轧钢管 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罗克莱特冷轧管机设备越来越 大,结构越来越复杂,自动化程度越来越完善,然而它 的基本工艺并没有根本的改变。由于罗克莱特冷轧 管机的工艺特点,利用它冷轧大直径薄壁无缝钢管是 很困难的。随着航天、航空、造船和化工等工业的发 展,都需要大直径薄壁冷轧无缝管材,许多国家正在 努力探索这种冷轧管材的工业生产途径。目前大直 径薄壁冷轧管材的生产方法有:大型罗克莱特冷轧管 机、大型拉拔机和强力旋压机。对于更大直径的薄壁 冷轧管材,目前采用强力旋压机来生产,这种强力旋 压管材的变形工艺与通常的车床辊轮加工工艺相似 的,强力旋压的旋轮只有一个很小的变形区,没有轧 制咬入力,需靠一个较大的附加轴向力使管坯通过加 工区,这种强力旋压的螺旋线是不可避免的,旋压管 坯也要作特殊的加工。在这些方法中,有的设备庞 大,有的生产效率低,有的轧制质量不高,致使大直径 薄壁冷轧管材还不能代替大直径热轧管材。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斜轧工艺引入到冷轧管材 领域,以提供一种适合于工业生产的大直径薄壁冷轧 管材的轧制设备。
本发明的轧管机的附图图面说明:
图1A-图1C:内行星斜轧冷轧管机的工艺原理 图。图1A为轧管机正视图,图1B为轧管机侧视 图,图1C为图1A中轧辊3的顶视图。
图2:卧式内行星斜轧冷轧管机的结构简图。
图3:内行星斜轧冷轧管机的机头和外模。
图4:立式内行星斜轧冷轧管机的结构简图。
图5:轧制大直径薄壁冷轧管材工业生产的工艺 流程图。
内行星斜轧轧管的工艺本质即是通常的斜轧热 轧管工艺,不同的是相对运动和轧辊内外位置的改 变。内行星斜轧轧管机的结构与国外的强力内旋压 加工设备相近,而工艺原理和工艺参数都是完全不同 的。内行星斜轧冷轧管机的工艺原理见图1A-图 1C。冷轧管坯为1,外面有一个固定的外模2,外模 的内圆锥面G是轧制钢管的工作面。管坯内部有一 个机头装置4,机头装置上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行星 轧辊3,各轧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轧辊有两段型 面,A段为圆锥面。圆锥角α=3°~8°,B段为与外模 内圆锥面相切的曲面。轧辊在轧制时,在A段轧制, 有扩径区C和变形区D工作,在B段轧制,有均正 区E和转圆区F工作。各轧辊的轴线与轧管轴线成 空间交叉,构成斜轧角β,β一般是1°~6°,以实现斜 轧的工艺条件。从图1A-图1C上可以看到:机头 装置带动行星轧辊作公转运动H,当公转的轧辊与 管坯内表面接触时,由于固定外模对管坯周向的约束 作用,在轧辊与管坯的接触点处构成运动的周向瞬时 速度中心I,使每个轧辊都产生自转运动J,从而产生 轴向分速度和轴向摩擦力,这为斜轧钢管提供了一个 必要的条件,另外外模的内圆锥面G在轧制过程中 也提供了一个轴向轧制力,在这两个因素的作用下, 一个正确的工艺设计就能使管坯产生轴向运动和轴 向延伸变形,从而轧制出管材5。
内行星斜轧冷轧管机有卧式和立式两种。图 2是卧式内行星斜轧冷轧管机的结构简图,可以轧制 直径由200毫米到600毫米的薄壁冷轧管材。这种 轧管机用液压马达7作动力源,或用一般的电机作动 力源,还有轴承箱以支持主轴8,有传动轴9和装有 三个或三个以上轧辊的机头。油马达通过主轴和传 动轴带动机头转动,机头上的轧辊可以被调整到径向 最小位置,以送进管坯,轧辊还可以被调整到轧制位 置,以轧制管材。在外模座11上有一个外模2,利用 螺纹机构调整它的轴向轧管位置。用液压油缸带动 推力机构10,以推动管坯1使之与轧辊和外模接触, 形成内行星斜轧轧管过程,之后再无需推力,直到轧 管5自动抛出。为轧制很薄的管材,也是用液压油缸 带动张力机构12,这种张力机构有六个常用的拔管 钳口组成,使管材能用张力轧制,以保证轧制过程的 稳定和产品的平直度,通常情况下无需使用张力机 构。13是机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未经北京科学技术开发交流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6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燃机电子控制方法
- 下一篇:玻璃铣磨冷却液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