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磁共振的射频线圈无效
申请号: | 85106676.3 | 申请日: | 1985-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03612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威廉·艾伦·埃德尔斯坦;约翰·费德里克·申克;奥特沃德·玛丽亚·米勒;勒塞西尔·爱德华·海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3/22 | 分类号: | G01R33/2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凯东 |
地址: | 美国纽约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磁共振 射频 线圈 | ||
1、核磁共振射频(RF)线圈包括:
一对导电回路元件,沿共同的纵轴彼此间隔地配置,每个导电回路元件包括多个沿该导电回路元件的四周间隔地配置的串联电容元件,
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串联电容元件的相邻诸点之间,用多个轴向传导段把所说的导电回路元件互相电气地连接起来,所说线圈的大小适宜于围绕对象物体。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共振射频线圈,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说轴向传导段都有一个串联的电容元件。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共振射频线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激励装置,该装置用第一射频功率源对横跨一对导电回路中之一的第一个输入电容元件上的所说射频线圈激励,第一个射频功率源的振荡频率是理想的共振型频率,以便在所说导电回路中产生正比于cos((k-1)2π/N)的电流分布,而流经轴向传导段的,则产生sin((k-1)2π/N)的电流分布,其中k为1到线圈总段数N之间的一个整数,起始于有输入电容器的段,其时k=1。
4、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磁共振射频线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激励装置,该装置以一处于理想共振型频率的第二射频功率源来激励横跨第二个输入电容元件上的所说射频线圈,该电容元件沿所说的一导电回路的周边与所说第一输入电容元件相隔90°,所说功率源彼此之间的相位差为90°。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共振射频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说线圈形成在一圆柱形线圈支架上,该支架适于安放一核磁共振对象于其中,所说轴向传导段包括薄的导体以在相邻传导段之间形成大的间隙,所说线圈支架在至少一个所说的间隙的区域内形成狭缝,从而改善核磁共振对象的通风和可见度。
6、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共振射频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说多个电容元件包括多个输入元件,其数目等于射频功率放大器的个数,所说放大器的输出彼此之间被定相,总的来说,使在所说轴向和回路导电元件中的感应电流产生一线性极化的射频磁场。
7、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共振射频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说多个电容元件包括多个输入元件,其数目等于射频功率放大器的个数,所说放大器的输出之间彼此被定相,总的来说,使在轴向和回路导电元件中的感应电流产生环形极化射频磁场。
8、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共振线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被作成梯形网络的高通慢波延迟线结构,所说的延迟线结构大体上成为圆柱形的几何形状,并与其自己的端点相连,梯形网络的侧面元件与圆柱体周边重合,而梯形阶梯元件则沿着大体上平行于圆柱体纵轴的圆柱表面纵向排列。
9、权利要求8所述的核磁共振射频线圈,其特征在于,梯形网络的侧面元件有一对沿共有纵轴彼此间隔地配置的导电回路元件,每个所说导电回路元件包括多个沿其四周彼此间隔地配置的串联电容元件,其中梯形阶梯元件包括多个轴向传导段,在相邻的串联电容元件之间的点上,与所说导电回路元件电气地互相连接。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共振线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被作成梯形网络的带通慢波延迟线结构,所说的延迟线结构基本上是圆柱形的几何形状,并与其自己的端点相连,梯形网络的侧面元件与圆柱体的周边重合,而梯形的阶梯元件则沿着大体上平行于圆柱体纵轴的圆柱体表面纵向排列。
11、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核磁共振射频线圈,其特征在于,梯形网络的侧面元件有一对沿共同的纵轴彼此间隔地配置的导电回路元件,所说的每个导电回路元件包括多个沿其四周彼止间隔地配置的串联电容元件,而梯形阶梯元件则包括多个轴向传导段,这些传导段在相邻的串联电容元件之间的点上,与所说的导电回路元件电气地连接,每个所说轴向传导段至少有一个串联的电容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667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阴极射线管管座
- 下一篇:用固定磁头录制和重放数字信号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