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精炼熔融金属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5106853 | 申请日: | 1985-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05276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9-27 |
发明(设计)人: | 埃里克·霍夫肯;鲁道夫·哈默沃尔法姆·弗劳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森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陈季壮;罗英铭 |
地址: | 联邦德国4100杜伊***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炼 熔融 金属 方法 | ||
本发明阐述从常见磷含量的熔融金属,生产低磷钢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在冶金炉中,尤其是转炉里的熔融金属,可以一步同时完成脱碳和脱磷。炼制中,主要或完全由工业级纯氧组成的炼制气顶吹到熔融液,并把惰性搅拌气体,从下面吹入熔融液。炉内装有的熔融金属的含锰量,按重量计,低于0.2%,随后加入石灰进行精炼。吹炼结束时,钢水里最终含磷量,按重量计,可降到0.005%或更低,而不更换炉渣。
本发明阐述从常见的磷含量的熔融生产低磷钢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在冶金炉中,尤其是在转炉里的熔融金属,可以一步同时完成脱碳和脱磷。炼制中,主要或完全由工业级纯氧组成的炼制气体顶吹到熔融液上,并吹入某种惰性搅拌气体。
众所周知,磷对钢的性能起着不良影响。除某些钢种,故意加进磷作合金元素意外,大多数钢种要求其中磷含量,按重量计,低至0.010到0.030%。由上述大家知道的吹炼方法,可达到该磷含量。
西德专利3,318,332发现了一种进一步降低磷含量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在转炉里装入脱硅的熔融金属,由炉顶吹入炼制用的氧,并连同往熔融金属加入成渣剂,同时从熔体下面吹入由惰性气体、氮、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或其混合物组成的气体。用这种精炼方法,其指标是,最后磷含量,按重计,等于和低于0.010%。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熔融金属温度下降很多,并产生额外量的炉渣,这些沪渣必须转去另外再处理,同时,还增加了铁的损耗和耐火材料的消耗。
按照西德专利2,842,563告知的方法,在常规的炼制过程结束或即将结束之前,也就是说,当钢水中碳含量,按重量计,已低于0.4%,此时,精炉渣也已大量除去,便将CaCO3和Na2CO3,按1∶1的比例,放进精炼炉中沸腾钢水中,同时加入萤石和/或氧化铁,每种用量多到碳酸盐混合物重量的30%,通过往钢水里通入载气,其通入深度能使所有的炉渣彻底混合,然后放出钢水,同时挡住熔炼的炉渣,在钢水包中按原先知道的方法完工。用这种方法,据说,钢中的磷含量可降到低于0.001%。
在西德专利3,245,098告知的另一种方法中,转炉里的钢水不脱磷,或只是在脱碳以后微脱一下磷,便流到一个能够加热的钢水包中,流出温度主要在碳燃烧后确定,然后,在钢水包里,按原先知道的方法,吹入脱磷剂。
这两种大家知道的方法的缺点,仍然是产生多量的炉渣,这些炉渣必须用昂贵的方法重新处理或运往垃圾场。此外,由于加入成渣剂,又使温度下降,妨碍了加入废金属。
本发明目的是,以兼有吹炼-精炼的一步冶炼法,使熔融金属里常见的磷含量(按重量计算,一般达到0.2%),降到低于0.005%(按重量计),而不必有额外的费用。
从本文开始所述的一般类型的方法出发,按照本发明,当炉内装的熔融金属含磷量,按重量计,低于0.2%,而且炼制进行到钢中的最终磷含量,按重量计,降到0.005%或更少,本发明的目标便可达到。
在大家知道的复合吹炼法中,氧气由炉顶吹入,搅拌气体由下面吹入,所用熔融金属的锰含量,按重量计,一般约为0.4%-0.8%,例见西德杂志“Stahl und Eisen”,104(1984),第16,767-773页。第769页上的图6,表示所用熔融金属的锰含量约为0.50%-0.60%。精炼后的钢水最后磷含量,同转炉大小有关,其范围为0.010%至0.020%,例见西德杂志“Stahl und Eisen”,103,(1983),第4,769-771页的图4,9,和12 163-165页关于另一种复合吹炼法,熔融金属中平均含锰量1.29%,便被说成是很低的(第165页,左栏,第一段,以及图5),不过,在这个刊物里,没有发现有炼制钢的最终磷含量。
本发明现在是基于这样的发现即当所用熔融金属锰含量,按重量计,低于0.2%,精炼后钢水的最后磷含量,按重量计,能低至0.005%。或更少。这就使消除大家知道的方法所固有的缺点成为可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森钢股份公司,未经赛森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6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