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氨的合成工艺过程无效
申请号: | 85106971 | 申请日: | 1985-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6971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4-01 |
发明(设计)人: | 伯纳德·G·曼德利克;约翰·R·卡萨达;菲利普·J·夏尔斯;克里斯琴·P·范迪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洛格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C1/04 | 分类号: | C01C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巫肖南,李雒英 |
地址: | 美国得克萨***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 工艺 过程 | ||
1、在合成环路中生产氨的工艺过程,其中新的合成气体含有氢、氮,通常还有少量的氩气加甲烷,这种气体与富氢的循环气体相混合以提供混合的合成气体。引入了这种混合气体,并在合成条件下与氨合成催化剂作用而发生反应,提供了含有氨、氢、氮的已转化了的气体,氨从已转化的气体中回收又提供了循环气体。从合成环路中移出净化气流,从净化气流中回收出富氢的气体,富氢气体与循环气体相混合,提供了富氢的循环气体,改进的部分包括:
(a)提供了新的合成气体,其氢-氮摩尔比在1.7到2.5之间。并提供了富氢的循环气体,其氢-氮摩尔数数为0.5到0.7。因而由此提供了混合的合成气体,氢-氮摩尔比在0.8到1.8之间;在这里富氢的循环气体与新入的合成气体之间的体流速比在2.2到3.7之间。
(b)将从(a)中得到的混合气体在温度为315℃到400℃压力为50到150kg/cm2的条件下与高活性的氨合成催化剂作用。
2、在第1权项条款所述的工艺过程中,新入合成气体其氢-氮摩尔比在1.9到2.4之间,因此可提供H/N比在1.9到2.5之间的混合合成气体,其中富氢的循环气与新合成气体的体流速比在2.4到3.5之间。
3、在第1及第2权项条款所述的工艺过程中,净化气流以混合合成气体的4%到12%(体积)从合成环路中取出;富氢气体中含有70%到90%(体积)的氢。
4、在第1及第2权项条款所述的工艺过程中,高活性的催化剂由安装在含有石墨的碳上的铂族金属构成。
5、在第1及第2权项条款所述的工艺过程中,从合成环路中取出的净化气体的量必须足以维持在已转化的气体中氩与甲烷的含量在6%到10%(体积)之间。
6、在转化系统中从含有氢、氮的合成气体生产氨的工艺过程含有若干绝热催化层及层间冷却设施,其中包括:
(a)混合合成气体其H/N摩尔比在0.8到1.8之间,在压力为50到150Kg/cm2,温度为315℃到400℃的条件下将其引入转化系统的第一催化层,催化层按混合合成气体的流向依次安置,上面装有在含石墨的碳上的铂族金属所构成的氨合成催化剂。
(b)在每一催化层中混合合成气体放热地转化成氨,每层的输出温度在370℃到435℃之间。
(c)从转化系统中回收含有氨、氢、氮的转化气体。
7、第6项权项条款所述的工艺过程中,转化系统只有三个催化层层间的冷却装置是间接热交换器,在第三催化层的转化温度范围是325℃到435℃。
8、在第6权项及第7项条款所述的工艺过程中,通过第一催化层的气体质量流与通过最后催化层的气体质量流基本相等。
9、在第7权项条款所述的工艺过程中,引到第一催化层的混合气体压力在70到100Kg/cm2之间,氢-氮比在0.9到1.5之间。
10、在第6及第7权项所述的工艺过程中,其铂族金族是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洛格总公司,未经凯洛格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69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向容器内注满和补注的控制电路
- 下一篇:接触信号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