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频谱匹配治疗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5107113 | 申请日: | 1985-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7113A | 公开(公告)日: | 1987-12-23 |
发明(设计)人: | 周林;张雪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林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欧亚平 |
地址: | 云南省昆明市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频谱 匹配 治疗 装置 | ||
本发明是模拟人体频谱特性,与人体组织形成匹配吸收,激发机体内物质的基本质点谐振,在病变患处产生“内生热效应”和生理反应的理疗新原理而制作的装置,主要用于临床治疗多种微循环障碍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本装置尤其是对治疗冻疮、冻伤以及烧烫伤、痛经、皮肤慢性溃疡、浅表化脓性疾病、呼吸道感染和促进创面癒合有特效。
众所周知,目前临床常用的理疗方法有电疗、超声波、红外线、紫外线、微波、激光、温热疗法等数十种,分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其中,电疗法的原理是让人体作为导体参与作用来达到治疗目的。超声波疗法是以每秒振动频率在20000赫以上的声波作用于人体,为机体吸收,把声能转变为热能,加之超声本身的机械振荡,以达到治疗目的。红外疗法是用波长760毫微米~400微米的红外线照射人体,产生热作用为主的生物效应。理疗学认为:“3微米以上的长波红外线穿透力弱,大部分为组织表层吸收,长短波红外线对皮下组织和肌肉内的热效应无明显差别”。紫外线疗法用波长范围为400毫微米~180毫微米的紫外线,理疗学认为:紫外线只透入皮肤组织0.2~0.3毫米,几乎全部被表皮吸收,但可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生物学作用。微波疗法是用每秒20~30亿周的超高频电磁波治疗疾病,具有局限性深部温热作用和热外效应,对内脏器官有不良影响。激光也是光辐射能,它和普通的光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是利用受激辐射产生光能治疗疾病。温热疗法是使用导热的方式治疗疾病(如腊疗、泥疗等)。上述现有理疗方法都程度不同地存在三个不足:一是疗效有限,适应治疗的病症范围有限,既使常见疾病(如冻疮、冻伤、鼻炎、感冒等)也不能迅速、有效地治癒;二是造价高,并常伴有付作用;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家庭医疗自助和乐意接受理疗的趋势,但现有理疗器械难以适应家庭和小型医疗单位使用。
本发明目的是试图用频谱匹配吸收治疗的新原理,研制出新型的医疗装置,建立治疗某些难治病症的新途径,达到有效地解决某些常见疾病临床治疗效果不好的难题。本发明装置还力图做到一机多功能,能有效地治疗和辅助治疗内科、外科、小儿科、妇产科、皮肤科等方面的多种疾病。有显效快、疗效高、舒适简便、无付作用、成本低廉、易于携带、适于各类医疗单位和家庭防治疾病的特点。
本发明的内容和根据如下:一切物质都有自己的光谱特性,凡是高于绝对零度(-273℃)的物质就会产生红外线,如水或寒冷的大气都会不能地向外辐射红外线。人体也是一个很好的天然红外辐射源,其光谱特性由构成人体组织的各种物质的内部结构和体温所决定的。我们受物理、化学、电学中的频率、光谱、功率匹配而产生合理的相互作用(如谐振)的原理和方法的启示,提出设法模拟人体频谱特性,并将其作用于人体,形成较好地相互作用-匹配吸收,激发机体内物质的基本质点谐振,在病变患处产生有宝贵医疗价值的“内生热效应”和生理反应,使构成机体的物质内部结构可能产生的变异状态及各组织系统、器官之间、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恢复正常的动态平衡。希望是有明显的抑制和消失病源,吸收和消散病理过程,改善病变状况,增强组织的修复和再生能力的作用,从而找出提高治疗常见疾病的疗效和解决一些难治疾病的治疗难关的新途径,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要实现上述设想,需将人体组织中的有关物质成分和一些其它的稀有元素通过专门的方式制成一个特殊的治疗激发源装置,该模拟频谱发生层的关键技术配方内容为:氧化镁1%、氧化铁20%、氧化锰2%、氧化钼3%、氧化锌4%、氧化锂0.5%、氧化铜1%、氧化钛1.5%、氧化锶0.5%、氧化铬45%、氧化钴0.5%、氧化钒10%、金属铬1%和10%的混合稀土构成。把上述的14种构成人体组织的成份和一些其它物质组份,用特殊的工艺模拟成与产生人体组织频谱特性近似的结构,并外加一定的激发能量(相当于体温的作用),就可能产生与人体所辐射的频谱相似的辐射能量。按基尔霍夫定律可推论:“人体组织能较好地吸收同频谱的辐射能量”。此种特别的频谱发生器产生的模拟人体频谱能与人体组织中的同类物质较好地产生相互作用,故称这种与人体频谱匹配而合理吸收产生的医疗效果的方法为:“频谱匹配吸收治疗方法”。仪器实测反映频谱的特性曲线见图一和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林,未经周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7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纸及纸板防潮剂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节能电子霓虹灯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