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撞击式点矩阵打印机无效
申请号: | 85107180 | 申请日: | 1985-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7180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6-10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G06K15/08 | 分类号: | G06K15/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付康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撞击 矩阵 打印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型撞击式点矩阵打印机,它能够打印如画图那样的高密度点图。
连续型撞击式点矩阵打印机的一个通常例子是所谓的针点型打印机,在这种打印机中,当打印头沿水平方向移动时,用撞击打印的方法经过墨带在打字纸上打印出字符和图形的点图,打印头是由一些沿垂直方向配置的细圆棒构成的点针状阵列所组成。关于被打印的点图,普通的字符点图是一种低密度的点图,这种点图中的“无点”(未被打印出来的点)数要比“有点”(被打印出来的点)数多。另一方面,图画-在点矩阵中所有的点都要打印出来-的点图又是高密度的点图,如条状图案中的条。当打印这样的高密度点图时,为激励驱动点针的电磁线圈所耗费的功率就要比打印低密度点图或类似密度的点图时所耗费的功率多,于是,其结果是使电源电路过载。
以前,在打印高密度点图时防止功耗的增加一直是依靠降低打印速度或者是依靠多步打印来驱动构成打印头的点针阵列。当然,在前一种方法中,托架的移动速度的控制,更主要的是马达控制的调整一直是有问题的,因为打印头的速度,接着是高密度点图打印和普通的低密度点图打印之间的打印速度有很大的变化。
在后一种方法中,点针阵列被分成例如三段而不是整个的点针阵列,可是在打印头的一个周期内只有它的一部分被驱动,因此在三个打印头周期内才打印一行点图,用这种方法虽然电源上的负荷减小了,但是另一个产生热的问题被提出来了。那就是,在打印表示条图的水平条的点图期间,点针接连地被激励(尽管是分段地),所以至少打印头的一段总是热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结构的撞击式点矩阵打印机,它能够打印高密度的点图而不增加功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撞击式点矩阵打印机,它能够打印高密度点图,而既不增加功率损耗也不降低打印速度。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撞击式点矩阵打印机包括:一个打印头-沿一个方向往复移动,使打印的点图包括点矩阵中的大多数点;第一检测装置-用以检测打印头在往复移动中的位置;第二检测装置-检测在打印一行点图期间打印头起作用的往复移动的次数;判断装置-按照所述的第一和第二检测装置的输出,判断是否允许打印一个点;驱动装置-按照所述的判断装置的输出和打印数据来驱动打印头;以及在打印头移动的每N(N为正整数)个周期内,与打印头往复移动的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按使打印纸和打印头之一相对于另一个移动一预定的范围的装置。
用按照本发明的撞击式点矩阵打印机,一行的点图沿水平方向被分成多段,每段在打印头移动的一个独立周期内打印。因此,就有可能不但在打印高密度点字模时不使电源电路过载,而且把功耗降到分段数分之一。
图1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撞击式点矩阵打印机第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控制电路的简图。
图2A至2G组成一组说明第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的操作的时间波形图;
图3A至3C是说明第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多步打印点图过程的视图。
图4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撞击式点矩阵打印机第二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控制电路的简图;
图5是说明第二个具体实施方案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撞击式点矩阵打印机第三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控制电路的简图;
图7是表明用第三个具体实施方案得到点图打印例子的视图;以及
图8A至8I组成一组说明第三个具体实施方案的操作的时间波形图。
现在,参照示图来描述按照本发明的撞击式点矩阵打印机的各具体实施方 。图1表示第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的打印控制电路。打印头包括n个点针由细圆棒组成,点针在垂直方向依列排列,打印头经墨带与打印纸相对。当打印头在水平方向由托架移动(扫描)的时候,点针被激励并与打印纸接触,从而墨水从墨带转移到打印纸上,完成了点的打印当一行的点图打完的时候,打印纸就在垂直方向走一个行矩。n个点针的打印数据D1至Dn供给各自的锁存器101至10n。为解决打印时基,对每一个打印点位置打印头在水平方向移动期间产生出第一时基信号P并馈送到锁存器101至10n的时钟端CLK。锁存器101至10n的输出数据馈送到与门121至12n各自的第一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7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相遇检测功能的光通信网络系统
- 下一篇:锡反射炉连续熔炼工艺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