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体试样引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5107185.6 | 申请日: | 1985-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05500B | 公开(公告)日: | 1989-10-18 |
发明(设计)人: | 秀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C01N30/08;G01N30/2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刘征,陈申贤 |
地址: | 日本东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试样 引入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作液体色层分析的液体试样引入装置,尤其着重涉及液体试样引入装置的取样针外周表面密封装置。
例如,在美国第4094195号专利中已公布了一种液体试样引入装置,以供把多种液体试样连续输入至液体色层分析柱内。当用这种装置作液体色层分析时,其操作方法分两个步骤,一个步骤是把液样吸入取样针内;另一步骤是通过载体溶剂把液样送入层析柱内,这两个步骤是交替进行的。为此,取样针做成可沿轴向滑动,其一滑动位置是使位于取样针前端的孔进入液体试样容器内,以抽取液样;另一滑动位置是使液样能输送至连通载体溶剂的管道内。
随着工艺技术的进展,层析柱使用了过滤器,导致液流阻力增加,使载体溶剂的压力提高到5000磅/吋2以上,这就带来了在取样针与载体溶剂通过的连接器内,取样针外周表面的密封问题。根据上述专利所提供的资料,其密封装置是由两个碳氟化合物制成的套筒组成,这两个套筒作为密封件,配置在取样针的外周表面上,在它们之间形成载体溶剂通道。带有倾斜变形面的加力圈从套筒相对的两外端沿长向压缩套筒,使套筒发生径向向内变形,从而使取样针外周表面得到可靠的密封。据说这种密封装置可以提供良好的密封性,可是,这种密封装置有以下缺点:由于套筒无论何时总是压着取样针的外周表面,故增加了取样针滑动的阻力,使套筒的使用寿命缩短。
本发明是为消除上述缺点而提出的。因此,本发明的目标是要提供一种良好的密封装置,当液体试样利用高压载体溶剂而被导入层析柱内时,能得到良好的密封,该密封装置还可减小取样针滑动的阻力,从而延长密封件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标,采用高压载体溶剂使密封件压紧取样针,而当取样沿轴向滑动时,高压载体溶剂卸压。本发明密封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单张附图是本液体试样引入装置的简图,其中装有本发明的一个密封装置。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例加以叙述。液体试样引入装置1通过管道23吸入由高压泵20加压的载体溶剂,再通过管道24。把载体溶剂或液体试样输送至层析柱21内。液体试样引入装置1由取样针2、连接器4、唧筒8、六通阀9和管线10,11,12,13组成,这些管线把装置2,4,8,9连接在一起。空心取样针2的一端通过管线11与六通阀9的一出口相连;另一端带有横向开通的孔3。取样针2贯穿连接器4,并可通过驱动装置(图未示)于其中作垂直运动。连接器4包括有由不锈钢件组装而成的箱体5和两个与箱体5紧密固定的密封件6,在箱体5和密封件6之间形成压力室7。每一密封件6由圆盘形部分、圆筒形部分和环形法兰部分组成,圆盘形部分的中心开孔,以供取样针2通过;圆筒形部分与圆盘形部分邻接,沿取样针2的轴向伸延,与压力室7的外周部分相对;环形法兰部分从圆筒部分的外端沿径向向外伸展。密封件6通过其法兰部分固定到箱体5上,两者间相互的轴向面形成压力室7。压力室7通过箱体5一侧壁的通道与管线10保持相通,管线10与六通阀9相连。密封件6由挠性较大的材料-如氟树脂制成,其作用方式如下:当高压载体溶剂进入至高压室7内时,高压压力作用在密封件6的圆筒形部分外周表面上,压力向内压缩圆盘形部分的周边,使圆盘形部分变形,从而使圆盘形部分中心孔的内周表面向内压缩,与取样针2的外周表面紧密贴触,使连接器4得到良好的密封。
下面,对上述结构液体试样引入装置的操作加以叙述。取样针2向上移动至一位置,使取样针2下端的开孔3与连接器4的压力室7相通,然后把六通阀9置于图中所示实线位置,则由泵20提供的载体溶剂流进管道23,通过六通阀9进入管线10内,从管线10通向取样针2的开孔3处,再经取样针2的轴向孔和管线11返回至六通阀9,从那里再经管道24流通至层析柱21内。当载体溶剂按上述路线流动时,取样针2的内部得到清洗。然后,六通阀9按图中所示虚线位置接通,此时载体溶剂通过管道23抽入,通过六通阀9导入管道24,再输送至层析柱21内,而与连接器4压力室7连通的管线10与六通阀9的排出管线13相通,使压力室7内载体溶剂的压力下降至大气压。
接着,取样针2向下移动,使取样针2的下端进入试样容器22内,这时,压力室7内的压力已下降至大气压,故密封件6压向取样针2外周表面的压力很小,取样针2不必克服大摩擦阻力而能容易地向下移动。然后,容器22中的液样通过唧筒8被吸入取样针2内,针2向上移动回复到针2下端的开孔3与连接器4的压力室7相通的位置。再把六通阀9转回图中所示实线位置,使载体溶剂流过管道23和管线10,推动已吸入针2内的液样,因此,液样通过管线11、六通阀9和管道24流入层析柱内。唧筒8内的载体溶剂通过管线12和13排出,以备抽入另一液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71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供自动涂覆大理石或石头和类似材料为基底用的回转头
- 下一篇:刨矿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