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焦油沥青胶块锭无效
申请号: | 85107467 | 申请日: | 1985-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7467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4-15 |
发明(设计)人: | 江仲贤;焉波;罗廷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钢综合企业公司油毡纸厂;包头市土木建筑学会 |
主分类号: | C04B41/48 | 分类号: | C04B41/48;C04B41/63 |
代理公司: | 包头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克宇 |
地址: |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焦油 沥青 胶块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防腐材料,特别是屋面防水和室内、地下防水防腐工程用的焦油沥青胶块锭及其应用。
焦油沥青胶又称焦油沥青玛脂,五十年代曾使用过原配方组份(重量%)如下:
焦油沥青 35~45
焦油 20~35
桐油 4
矿渣粉或
石棉粉 30~40
因该材料对温度的敏感性大,抗温能力差,韧性差,易老化;高温时有较大的挥发性,受荷载易变形。此外,使用时需在施工现场临时手工配料熬制,因而配比计量不准,熬制温度无法控制。温度稍高或时间过长,致使沥青碳化,胶料中的油质大量挥发,从而降低了材料的抗老化性能。且原配方忽视了焦油沥青本身的特性,而使材料在实施工程上出现夏季受高温流淌,冬季因严寒而脆裂,其结果造成渗漏,故因影响工程质量、使用寿命短而被淘汰。
目前,一般防水材料均采用石油沥青,但因石油产品短缺,加之运输困难,不少建筑工程往往处于停工待料,且价格昂贵,增加工程造价。为此,对可就地取材、资源充足的焦油沥青,有重新研究之必要,其目的是设计新配方,选择适宜添加剂和填充料,采用工厂机械化定型生产,确保材料质量,为建筑施工服务。
本发明的内容是设计新配方,选择添加剂和填充料,使其改性。
两种新配方是:
(1)以焦油回配,植物油作添加剂,滑石粉和石棉粉为填充料,具体成份(重量%)范围:
焦油沥青 35~45
焦油 8~12
葫蔴油底 3~5
滑石粉 20~25
石棉粉 21~24
各组份的总和为100%
(2)以焦油回配,蒽油作添加剂,滑石粉和熟石灰粉为填充料,具体成份(重量%)范围:
焦油沥青 30~32
焦油 17~21
蒽油 3~5
滑石粉 5~9
熟石灰粉 38~40
各组份的总和为100%。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是:
1、将原材料分别加热脱水备用。脱水温度为:焦油沥青140~160℃;焦油100~120℃;添加剂180~200℃;填充料120~140℃。
2、将脱水的焦油沥青计量置于带有搅拌浆的密封缶内加热熔化,升温至140~160℃时,在搅拌情况下将脱水的焦油和添加剂计量加入。当温度维持在130~150℃时,再将脱水的填充料计量加入,并进行充分搅拌,不让其有沉积,继续升温。当温度升至160~180℃时,停止加热,恒温熬制30~50分钟即成。
3、出缶时可直接注入“倒梯形”的钢模内成型,待冷却后脱模,即为焦油沥青胶块锭。
焦油沥青胶块锭可直接用于建筑施工和铺筑道路的胶结材,也可用其制造焦油沥青胶油毡卷材。
焦油沥青胶块锭在建筑工地进行二次加热熔化(温度为130~150℃),形成稠状液体,便可直接用于地下、室内各种防水防腐工程;工业及民用屋面防水工程;搅拌筑路混凝土或各种标号防腐混凝土及沥青胶泥等。
焦油沥青胶块锭也可作为制造油毡卷材的原材料,亦即用焦油沥青胶浸渍和挂面制成油毡。一般防水油毡先用低软化点沥青浸渍原纸胎,然后再用高软化点沥青挂面。此种油毡缺点是遇热软化,容易粘连;遇冷脆硬,容易折断。而焦油沥青胶油毡是采用焦油沥青胶浸渍原纸胎,并用同类焦油沥青胶挂面,再撒上滑石粉即成。该油毡不但无热软冷硬之弊端,而且还可增加胶结料内的耐热性、韧性和抗老化性。
本发明由于设计新配方,又实行工厂机械化生产,计量准确,搅拌均匀,熬制适度,产品质量稳定。用其直接用于地下和室内各种工程施工,防水防腐性能均优于石油沥青产品;用其制成的焦油沥青胶油毡,吸水率、抗热稳定性、抗拉强度、柔性、不透水性等超过国家标准和使用要求,优于一般油毡。且原料充足,就地取材,成本低廉。将焦油沥青胶铸成块锭,现场施工时只要将块锭加热熔化,即可使用,非常方便。
下面是本发明的实施例。
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钢综合企业公司油毡纸厂;包头市土木建筑学会,未经包钢综合企业公司油毡纸厂;包头市土木建筑学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7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长效吸收致冷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单色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