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无梭织机中处理纬纱的方法以及实现此方法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5107675 | 申请日: | 198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7675A | 公开(公告)日: | 1986-07-16 |
发明(设计)人: | 寺崎和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D03D47/00 | 分类号: | D03D4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吕锡永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机 处理 纬纱 方法 以及 实现 装置 | ||
本发明是关于在无梭织机,例如喷气织机、剑杆织机或片梭织机停止后处理纬纱的方法,本发明也涉及了实现此方法的装置。
一般地说来,在无梭织机中,特别是在喷气织机中,引入疵纬的发生要比普通有梭织机高,由于引入疵纬,停止织机所引起的生产效率明显地降低,而提高生产效率是加快织机速度的目的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引入疵纬发生一次,就必须停止织机以修补疵纬来保持所获得的高质量的织物。
另外,还应注意,以这样的方式选择高速无梭织机的运转定时,即既使在检测出引入疵纬后就此开传动系统,那么由于惯性力作用,从检测出引入疵纬后,织机大约经一周期运转后才能停下来,以避免因极度的减速所引起的无梭织机部件的损坏。结果在普通无梭织机中,当检测出引入疵纬断开无梭织机时,在织机停止前发生随后的引纬循环。因此,必要的是,将织机反向返回,不仅要去除疵纬而且也要去除继续的循环中所引入的纬纱。通常,去除这样的疵纬由手工操作完成。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引入疵纬发生后在继续的循环内所引入的纬纱同正常纬纱一样要受到打纬作用,并被牢牢地固定在织物中,所以即使上下层经纱梭口开到最大,要去除纬纱还是不容易的,因此去除工作非常困难,结果织机中止时间过长,降低了织机的生产效率。
为避免此缺点,美国专利4503889公开了一个纬纱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如图21所示,在这个普通装置中,安装在织物纬向方向上的主支架1从导轨(没有示出)悬挂下来,并能沿导轨移动。主支架1具有安装在其中的第一气缸2和被连接到辅助支架3的污塞连杆2a,辅助支架3具有安装在其中的第二气缸4和被连接到第三气缸25的活塞连杆4a,一支撑面6被固定到第三气缸25上,而一夹持面被固定到活塞连杆5a上。所以支撑面6和夹持面7能捕捉被去除的纬纱。在辅助支架3的下部安装卷取辊8和9,其中一个卷取辊9被旋转地支撑在一个杆上,并借助一张力弹簧(没有数字表示)被推到另一卷取辊8上,在卷取辊8和9的下方安装了一个有回弹的指针10以致于其自由端呈展开的扁平椭圆形并能沿一闭口通道运动,将一个吸管11安装在与提升支撑面6和夹持面7所处的位置邻近的地方。
当需要从织物W中分离出织在织物W中的纬纱时(没有示出),推动第二气缸4以降低支撑面6和夹持面7直到支撑面6和夹持面(如两个点划线和一个虚线表示)被插入由上下层经纱所形成的梭口内,而卷取辊9被向下地放置。接着,将指针10从梭口外面移动到梭口里面,并钩住纬纱。因此,将纬纱从织物W中分离出来并被移动到支撑面与夹持面之间的地方。然后,推动第三气缸5,则支撑面6和夹持面7夹持纬纱。此后,推动第二气缸24来升起支撑面6和夹持面7,则将纬纱从梭口中取出。然后,驱动卷取辊8和9,将纬纱全部取出,由安装在辅助支架3上的吸管11吸走这样被取出的纬纱。
在利用这个普通装置的纬纱处理方法中,如果纬纱断开,并且一部分疵纬到达吸管(没有示出)此吸管放置在靠近织口的织机接收到,则借助于指针10将部分纬纱从织物中分离出来并由吸管将纬纱从梭口中吸走。然而,因为断纬疵纬容易地与经纱接触,则不能断定靠吸力能否将这样的纬纱从梭口中去除。
另外,在普通的方法中,在接收侧将仍然在织物中的疵纬从织物中分离出来,并在此处去除。结果仅仅位于靠近接收侧的部分纬纱是松弛的,而剩余的纬纱不是松弛的,所以完全去除疵纬非常困难,而这样的疵纬在去除操作中经常被断开。
更进一步地说,在普通的方法中,通过经纱间的一个小间隙向上地取出疵纬。所以处于取出纬纱的位置中的经纱可被取出的纬纱所磨蚀。并被损坏。另外,由于磨蚀,不是平滑地取出纬纱,而在去除过程中,可能使纬纱断开。在重新启动织机后,织物中经常包括这样的断纬。
另外,在普通装置中,由于将用来捕捉从织物W中分离出来的纬纱的支撑面6和夹持面7插入梭口中,将这样的支撑面6或这样的夹持面7通过经纱间的间隙插入梭口中或把这样的支撑面或这样的夹持面通过经纱间的间隙从梭口内收回,则增加了经纱损坏。结果,容易发生经纱断头,特别是当将支撑面6和夹持面7从梭口内向上地移动到梭口外时,它们可容易地托起上层经纱T。因此,存在一个问题,这就是,如果能确实去除疵纬则就要引起经纱损坏。
此外,由于在指针10的自由端沿椭圆形通道移动期间支撑面6和夹持面7在梭口内窄的空间内接收由指针10从织物W中所分离出来的纬纱。所以为支撑面6和夹持面7捕捉定时是非常困难的
本发明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7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