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改进的物体支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5107909 | 申请日: | 1985-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7909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5-06 |
发明(设计)人: | 戈登·D·格里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戈登·D·格里芬 |
主分类号: | A47C23/30 | 分类号: | A47C23/3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永来 |
地址: | 澳大利亚塔斯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物体 支撑 装置 |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用于床垫或软垫、椅子、沙发、靠背长椅、舁床的支撑装置以及其他物体支撑用具。在下文中这种支撑装置将被称为“定义种类”。
本发明特别适用于这种定义种类的装置,即一个床垫或软垫是靠在条板上,该条板在支撑气垫之间延伸,正如我的欧洲专利第038155号和待批欧洲专利申请第83308034,4,号中所描述的那样。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使更经济地制造这种支撑装置成为可能。
本发明包括一个定义种类的支撑装置,它包括一对柔性的细长管从而形成气垫,它们平行地放置并保持一定间距,这种间距是靠若干个构件按需要调整的,该构件为上述柔性管提供了横向的稳定性;该装置还包括了一个由若干构件构成的物体支撑表面,它们沿上述柔性管的横向延伸并靠在该管上,上述物体支撑构件固定地附着在柔性材料上。
在附图中:
图1是一张透视图,部分是关于本发明的一个支撑装置的局部剖面。
图2是一张关于用于图1装置的一种隔板和横向支柱的透视图。
图3是一张关于图1所示装置的一种改进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中的图1,一个床支撑装置10包括一对细长的柔性管,从而形成气垫,两管相互平行并保持一定的距离,由沿柔性管12的纵向安置的若干隔板构件确定一个需要的预定距离。正如将在下文中描述的那样,除了使柔性管12保持一定距离外,隔板构件还保持柔性管的横向稳定性而同时又可使该管进行垂直方向的位移。
每一个柔性管12都是用热焊板材或压挤塑料材料成形的,每个柔性管的端部都是由热焊接缝密封的,并且在端部的上部有一个气压控制阀门。
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呈横向沿伸的沉排或物体支撑装置或条板20相互水平贴邻地固定在一种柔性的泡沫塑料或其他板材22上面,例如,一种粘性材料或(RTM)材料。条板20的端部放置在保持一定间距的柔性管12上,在条板和柔性管之间最好放入一个乙烯树脂耐磨板条24。在条板20固定在板材22上面后,可以用粘性材料将乙烯树脂板条24方便地附着在条板20上。为了清楚起见,在附图1中的前部分已将条板20部分略去,这一点将是可以理解的。
该组件的端部与两侧分别由细长材料块26构成,这种材料具有一种较高的抗冲击强度,也就是说,它具有一种比塑料泡沫材料22更高的抵抗压缩的强度。最好的办法是将材料块26的内壁作成一个斜面(如图1所示),从而为柔性管12提供一个附加支撑。该组件封装在一个封套28中,该封套具有一个开口,该开口分别沿封套一侧和端块26和28展开,并由一个滑动钩扣予以封闭。
如图2所示,每一个隔板构件14都包括一个用塑料材料板制作的单一隔板。该隔板30的长度略长于筒形软外壳之间的总间隔,并且在隔板上布置了有一定间距的开口32,该开口的轴线与柔性管12的相应轴线相一致。该开口32的直径略小于柔性管12的直径,以便在隔板安装在柔性管上的时候可以产生一种扣紧作用。在隔板30的上端和下端分别由一个管子34构成,每个管子里容有一个条杆36,它从隔板30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
隔板14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这一点将是容易理解的。例如,它可以由一种用塑料材料板制成的端部开口式扁平管状构件构成,由与构成支撑平面的板条相类似的板条取代条杆36。如果是这样安排,当把隔板安装在柔性管12上的时候,隔板构件的横截面呈矩形形状。
如果按上述情况使用隔板14,则可以使柔性管12保持所需要的间距,即使由于作用在条板上的荷载使得隔板构件14产生了垂直方向的变形,情况也不例外,另外,条杆36确保了该组件的横向稳定性。对于隔板构件14可以采用任何合乎要求的数置,但是,根据使用和制造设计,5至6件单一的隔板足以确保柔性管12的横向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选择方式(如图3所示),可以不将条板20固定安装在泡沫塑料22上,而是将其各自的端部部分卡在一对相互对准的狭槽40中,但可以从中退出,该狭槽是在柔性材料条板42上构成的,而该条板与乙烯树脂板条24相接触,或者靠粘性材料固定在柔性管12上。在另一种结构中,可以将条板20的末端放入在一对保持一定距离的柔性条板中相对应的侧壁上构成的槽中。这后一种方法更适于东方式的生活方式,这里使用的是重量较轻的单独床垫,例如传统的日本式“福躺”(Futon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戈登·D·格里芬,未经戈登·D·格里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7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漆包线单向刮漆仪
- 下一篇:正负刚度弹性元件并联的减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