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可大幅度摆动的坐卧两用沙发在审
申请号: | 85107917 | 申请日: | 1985-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7917A | 公开(公告)日: | 1986-07-02 |
发明(设计)人: | 曹明理;曹明建;曹明达;曹红珍;马祥华;钱丽凤;朱秋霞;魏石氏;魏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明理;曹明建;曹明达;曹红珍;马祥华;钱丽凤;朱秋霞;魏石氏;魏云英 |
主分类号: | A47C17/12 | 分类号: | A47C1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冯晓明,袁会庆 |
地址: |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幅度 摆动 两用 沙发 | ||
1、一种靠背和座位连动的、倾斜靠背能变成床的坐卧两用沙发,它包括一个沙发底座[1],底座两侧上方装有扶手[2],以及由底座支撑并用弹性或软质材料制成的座位[4]和靠背[6],本发明的特征是在于座位[4]安置在用可改变弹力大小的弹簧支撑和获得摆动的座位托架[9]上,在座位[4]的用弹性或软质材料制成的座面层下、处于座位的前缘中央和座位的后侧中央部位各有一块可弹动的硬块[76]和[74],靠背[6]由座位托架[9]支撑,并可通过可调的弹性元件随座位[4]一起摆动,
也可相对于座位[4]转动,靠背[6]的下部有一个用可调弹性元件连于座位托架[9]上的可弹性摆动的腰托[5],靠背[6]的顶端用弹性元件装置一个可相对于靠背[6]摆动的头托[7]。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发,其特征在于上述座位托架〔9〕由挂于底座〔1〕两侧的框架〔3〕上的带有多个安装位置的孔槽〔13〕中的拉簧〔8〕通过轴〔24〕所支撑和获得摆动。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沙发,其特征是在于上述拉簧〔8〕的上端可在孔槽〔13〕中换位,下端所拉住的轴〔24〕通过套于轴两端的带肩滚轮〔23〕在座位托架〔9〕后下部两侧具有多个带圆弧形的凹槽〔25〕中换位,以使座位〔4〕获得不同的弹力矩。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沙发,其特征是在于上述带肩滚轮〔23〕的换位,是由搬动装于扶手〔2〕下面、绕框架〔3〕上的轴梢〔27〕回转的手柄〔31〕,以带动套在轴〔24〕上并位于带肩滚轮〔23〕外侧的连杆〔26〕所获得的。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沙发,其特征是在于上述连杆〔26〕外另有中凹鼓轮〔33〕套于轴〔24〕上,中凹鼓轮〔33〕可在装于框架〔3〕上的圆柱〔22〕上滚动,并从而限止座位〔4〕的上弹位置。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发,其特征是在于前述座位托架〔9〕由上端带有滚柱〔48〕的压簧盖〔47〕、下端具有带滚轮〔40〕的压簧座块〔41〕的一个或平行的二个压簧〔37〕所支撑和获得摆动。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沙发,其特征是在于上述压簧〔37〕的上端有滚柱〔48〕套于压簧盖〔47〕中的小轴上滚动,滚柱的柱面则沿座位托架〔9〕滚动,并靠压簧〔37〕的弹力将座位托架〔9〕上顶,但由座位托架尾端的挡块〔36〕通过底座〔1〕两侧的框架〔3〕来限止座位〔4〕的上弹位置。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沙发,其特征是在于前述压簧〔37〕下端压簧座块〔41〕的滚轮〔40〕可沿底座〔1〕上的导轨〔39〕前后移动,以改变压簧〔37〕的位置,使座位〔4〕获得不同的弹力矩。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沙发,其特征是在于上述压簧座块〔41〕的移动,是由摇动装于框架〔3〕外侧的轮轴系统〔43〕的手柄,使绳索或链条经过轮子〔38〕和〔42〕换向而获得的,手柄可锁于框架〔3〕上呈圆周分布的小孔〔44〕中,使压簧座块〔41〕置于所需的部位。
10、按权利要求1、5、9所述的沙发,其特征是在于前述座位托架〔9〕的另一个支撑和弹力点设于座位托架〔9〕的前缘,它由固定于前缘的轴〔29〕和安置于底座〔1〕两侧前立柱〔30〕的洞穴中的压簧〔28〕组成,轴〔29〕伸入洞穴搁置于压簧〔28〕上,使座位〔4〕获得支撑和弹动。
11、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发,其特征是在于前述座位托架〔9〕由固定于底座〔1〕上的两个扭簧〔57〕和通过ㄇ形铁环〔56〕及与它相连组合的两个扭簧〔61〕一起,并通过托架座框〔50〕来支撑和获得摆动。
12、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沙发,其特征是在于上述扭簧〔57〕和ㄇ形铁环〔56〕同套于固定于底座〔1〕上的轴〔59〕上,扭簧〔57〕的定端固定于底座〔1〕上,动端分别扣住ㄇ形铁环〔56〕两侧的直脚上。扭簧〔57〕和ㄇ形铁环〔56〕除支撑托架座框〔50〕外,并使它能前后和上下摆动,尤以产生前后摆动为主。
1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沙发,其特征是在于上述扭簧〔57〕定端,可用螺母〔58〕调节压板〔60〕的高低,以改变扭簧〔57〕的预应力,获得不同的扭力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明理;曹明建;曹明达;曹红珍;马祥华;钱丽凤;朱秋霞;魏石氏;魏云英,未经曹明理;曹明建;曹明达;曹红珍;马祥华;钱丽凤;朱秋霞;魏石氏;魏云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79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太阳能反光材料及制备技术
- 下一篇:一种疝吊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