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可水平或竖直放置的可潜搅拌器无效
申请号: | 85107947 | 申请日: | 1985-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03631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3-22 |
发明(设计)人: | 罗纳尔德·N·萨茨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信号公司 |
主分类号: | 分类号: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李毅;孙蜀宗 |
地址: | 美国康涅狄***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 竖直 放置 搅拌器 | ||
一可潜搅拌器有一轴套,其中轴套内装有一电动机和一齿轮箱或其它的驱动装置。所说的输套上装有一高效叶轮,所说的输套由叶板支承,当液体被搅拌时,叶板对流体起扰动作用,当所说的叶轮轴线位于垂直方向时,叶板构或一支座,当所说的叶轮轴线位于水平方向上时,叶板构成三角支架的两个支点。
本发明涉及搅拌装置,特别是用搅拌那些搅拌器可以浸没在其中的液体和液体悬浮液的搅拌装置。
在一优选实施方案中,搅拌器使用了一个安装在一个轴套上的高效叶轮。在轴套内装有驱动装置。搅拌器有用于支承轴套的多个叶板。这些叶板提供了一个支座,该支座对应于位于垂直位置的叶轮轴集中支承搅拌器,或者对应于位于水平位置的叶轮轴由叶板的两个端部对搅拌器点支。在上面两个例子中,叶板的结构不需任何改动就可对液体的流动起扰流作用,因此,本发明的装置可在垂直方向上工作,用于向上或向下泵送流体,而改变装置的取向后,它也可在水平方向工作。
现有技术中没有提出任何能浸入罐中液体的在搅拌过程中能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泵送源体的搅拌装置。有两种基本设计可用来重新设定浆叶或搅拌器的工作方向,其中的一种设计中,整套装置包括浆叶可从水平工作转到垂直工作,或从垂直转到水平。在另一种设计中,基座是固定安装的,而搅拌器轴套是可转动地安装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工作流体的流动方向。
在美国专利2,139,921号中(颁发给马修斯的专利),在一个电动机机壳的一端装有弧形分叉的支架,而在电动机机壳的另一端,有一个曲柄从机壳向外伸出。当装置在垂直方向设置时,弧形支架构成一支座,而当装置在水平方向设置时,弧形支架构成三角支架的两个支点(曲柄是第三个支点)。这些凸出部分除了起支承作用外,没有任何别的用途,桨叶从电动机垂直向外伸出,当在垂直方向上使用该装置时,液体的流动是单方向性的。
在美国专利2,325,754号中(颁发给埃伯特的专利),电动机和叶轮固定安装在一个开缝的圆柱形机壳上。机壳的一端固定有三个支脚,支脚突出机壳的外轮廓以外。机壳的另一端也有三个支脚,它们位于机壳外部轮廓以内。这些内支脚中的两个安装在两个支柱上,这两支柱可以伸出机壳的外部轮廓。从而当圆柱体的底部向下时,装置就座放在三个固定的支脚上。而当圆柱体侧放时,两个支柱的安装支脚就会提供一个像三角支架的支承。这些支脚除了用作支承外,没有别的任何用途。在上述两种排列中,流体流动是单方向的。
作为第二种设计的例子,在美国专利2,123,448号中(颁发给韦伯的专利),和第2,664,242号中(颁发给塞巴斯蒂安的专利)示出一个固定支座,从支座上伸出两个弧形构件。桨叶可转动地安装在弧形构件上,从而使叶轮可根据情况调节。弧形构件除用作支承外,没有别的任何用途。
在这两种设计中,支承构件对重新设定装置的工作方向有一定的适应性,而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用途了。如需要产生扰流作用,就必须增设别的构件,而这样就会增加整个设计的复杂性。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搅拌装置,特别是适用于潜水作业的搅拌装置,其中支承装置包括叶板,叶板可使搅拌装置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工作,同时还可起控制液体流动的作用,比如扰流作用。
本发明的一个特征是当把装置从垂直向下泵送流体变成水平向侧向泵送流体时,不需要对装置作任何调节。
本发明的另一个特征是在进行向上泵送流体的变化作业时,支承装置不需作任何调节。
本发明还有一个特征是搅拌装置非常轻便,它适于放入液体罐中,或从一个液体罐搬到另一个液体罐中。
支承装置可以有拱起的支脚也是本发明的特征之一,当搅拌器以垂直方式工作时,支脚允许液体在叶板下方环流。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以及优选实施方案和实际应用的最佳方式,通过下面的描述并参照附图会更显而易见。
图1是本发明一个可潜搅拌器的正视图,搅拌器以垂直方式设置,用于向下排送流体;
图2是图1中可潜搅拌装置的部分剖视图,表示搅拌装置的引流管、叶轮及驱动装置;
图3是用于支承图1所示搅拌器的导流叶板的仰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信号公司,未经通用信号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7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赛隆-氮化硼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色度过载控制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