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超小型稻麦简易联合收割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5108023 申请日: 1985-10-13
公开(公告)号: CN85108023A 公开(公告)日: 1987-04-15
发明(设计)人: 孙寅贵;张立民;赵珏 申请(专利权)人: 孙寅贵
主分类号: A01D41/08 分类号: A01D41/0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西***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超小型 简易 联合收割机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稻麦收获机械,特别涉及到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简易小巧,又能将脱粒,割断一次完成的联合收割机械。

收割脱粒这一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我国目前,尤其是丘陵地区仍然原始地采用手工割断,然后在一种脚踏式打稻机上脱粒;或集中在打麦场上用牲畜拖辊辗压。虽早已出现过一种由一台履带式拖拉机牵引,付带卡车储运的超大型联合收割机,包括近年来日本推出的一种结构紧凑的水稻收割机,都没有克服结构复杂,造价昂贵,做业场地要求大的缺点;所有这些收割机械不符合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地理条件和目前的农村经济结构。

近年来有人曾设计了一种手推式割麦机,或安装在手扶拖拉机上的割麦辅机。这些机具虽代替了部分体力劳动,但仍没有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本发明所介绍的是一种超小型简易联合收割机械,它不同于现有的任何一种收割脱粒机械。因为按照现有的工作程序是先割断,再传送到机内进行脱粒处理。本发明则是利用稻或麦<下简称禾杆>在地里稳固,整齐、直立的自然特性,先脱粒,后割断。从而省略了许多的机构,使联合收割机变得小巧简易,适应我国大多数农村的地理条件和目前农村经济结构特点。这就是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是利用壹个连续的扶禾装置,将禾杆输送到两个不等速的辗轮上脱粒,基本脱完后,由随同整机缓缓向前推进的割禾装置剪断。此时与根部断离的禾杆由不等数辗轮缓缓向后送去,露出后,即会接触一较快旋转并带有凸齿的转轮拍打,将尚未脱尽或散落在禾杆上的颗粒震落在下方的集粮仓内。禾杆被传送出平摊在两个转动的滚筒上再由横向运动扒杆将禾杆扒向旁边的集草箱内,集中散落在田间。

依本发明制做的收割机最大特点是:先脱粒,后割杆,而又一次联合完成。该机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造价低、小巧,对作业面积无要求等优点。

图1是本发明主体示意图

图2~10是主体示意图各主要部件的分解图。

现在参照图1,对本发明加以详细阐述。〔1〕是被收割的稻或麦的示意,在〔2〕的扶禾装置的连续沿箭头方向转动时,禾惠部位被送到〔3〕〔4〕两个不等速辗辊之中<两辊转速不一致>在两个辊筒的同时做用和整机前进的合运动中,禾杆被不断的滑着性地辗压进去,由滑差将其谷粒从禾杆上搓脱,此时禾杆还末被剪断,其根部深固于土壤之中。因此除上述的速差搓动引起脱粒还会因茎杆末剪断的稳定力与不等速辊轮的转动摩擦和不等速辊筒上螺旋逆推转的横向搓动将谷粒搓脱。随着整机前进,剪断机构将拉直的禾杆剪断,此时禾杆与两个不等速辊筒的滑差消失,顺利地被辗压进去。穗部刚露出压辗辊筒时,就受到转速高于压辗辊筒的击禾齿筒〔5〕〔6〕的连续拍打,该击禾辊筒不仅可将禾穗上残留的颗粒击落,同时也可以将散落在禾杆备处的颗粒振入集库〔18〕。禾杆在辊筒〔7〕〔8〕的传送下继续向后运动,直至受到挡板〔9〕的阻挡才与辊筒处于滑动摩擦状况,此时,在横向运动扒杆〔11〕〔10〕的作用下,禾杆被推向集草箱〔17〕集草箱间隙性的开闭,将禾杆集中散落在田间。

现参照图2~10,对各部位分解阐述

图2所剖析的是总示意图中〔2〕的扶禾辊筒,它是由6根φ8空心钢管①分成72°角度,分别固定在两端圆周支承架②上构成的。轴的一端装有链轮③受不等速辊筒动力传输扶动禾穗向不等速辗辊传输。

图3剖析的是总示意图〔3〕〔4〕两个不等速辗轮。它主要由辊筒表面的螺旋形凸齿①;直径和各自的转速不同构成了它的主要特性。当禾穗进入两辊之中,由于〔3〕比〔4〕稍快,禾穗首先受到速差搓动,再由于两辊筒上的螺旋凸齿是互成横向逆推转,因此又受到横向搓动。经两次搓动,穗粒已基本脱离禾杆。

图4剖析的是总示意图〔5〕〔6〕的两个击禾齿轮。当禾杆与根部断离后,由两个不等速辊筒缓缓辗压往后传送,出辊筒后即受到速度快于不等速辊筒的击禾辊筒的击打,该禾辊筒不仅可将禾穗上残留的颗粒击脱,同时也可将散落在禾杆上的颗粒振落。该击禾辊筒是由若干块长方形木板①固定在两端的支承墙板②、③构成。在木板①上钉上用铁丝弯成∧形或类似功能的击禾齿④〔6〕轴⑤的一端装有链轮⑦、接受中间传动轴动力输入,⑧传输动力给送禾辊轮,另一端装有两辊轮同步联动齿轮⑥。

图5剖析的是总示意图〔7〕〔8〕的两个传送禾草辊轮。该轮①部分可以由木质或其它质轻的材料制成。〔7〕轴芯②的一头装有一个链轮③〔8〕轴芯②的一头装有两个链轮③、④。其中③接受击禾齿轮的动力输入④传给轮〔7〕的链轮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寅贵,未经孙寅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8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