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具有改进的内部气体扩胀及排放系统的断路器无效
申请号: | 85108170 | 申请日: | 1985-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8170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5-13 |
发明(设计)人: | 戴维·安东尼·莱奥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屋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985 | 分类号: | H01H33/985;H01H33/04;H01H73/48;H01H73/1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王栋令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改进 内部 气体 排放 系统 断路器 | ||
本发明基本上涉及电气断路器,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其内部的气体扩胀及排放系统得到改进的模铸箱型断路器。
在工艺上已经知道,当断路器触头在负载下开断时,将产生等离子体的热效应,从而使断路器箱体内的气体压力急剧升高。如在先有技术中设计的断路器,对于电弧产生的扩胀与排放,不采取适当的对策,则由于电弧的剧烈使气体压力突然上升之陡度将足以对断路器结构完整性造成威胁。因此,电弧气体的扩胀与排放乃成为设计者考虑的重要问题,为此而对它们给予极大的注意。但是,当断路器的实际体积越小,以及所期望的遮断电流的容量越大时,此工作便越困难;因此,如何控制气体压力之增加乃是在试图提高小体积断路器的遮断容量时所遇到的首要困难。
缓解上述困难问题乃是本发明之主要目标,因此,本发明之电气断路器,包括一个绝缘壳体,其内,设置有静触头装置,它包括有:触头支承元件及装设在其上的触头;动触头元件,它能与静触头啮合或分开;灭弧栅,当动触头从啮合位置离开静触头运动时它使两触头之间拉开之电弧熄灭。静触头被设置在灭弧栅之一端,其特点是在灭弧栅之该端有一个气体膨胀室,静触头装置与之相联结;该气体膨胀室之开口朝向灭弧栅,并具有能够在电弧开始点燃时,使电弧气直接扩胀到膨胀室和借助于扩胀的电弧气使从膨胀室强制地形成的气流直接进入灭弧栅的结构。
此装置在下述情况下具有两项好处:它能使电弧气快速膨胀到一个足够大的容积,该容积包括与电弧区直接连通的膨胀室;同时由于它使得从膨胀室出来、在扩胀气体前方的未游离气体被强制驱入灭弧栅而有助于吹灭电弧。
在灭弧栅的另一端,本发明的断路器包括有一个附加的气体膨胀室,它进一步增大了为气体膨胀的有效容积,同时,它还与和断路器箱壳相紧贴的间隔层内构成的排气装置相连通。更为可取的是,为了控制从灭弧栅进入附加气体膨胀室内的电弧气体的流量,该灭弧栅有一个横跨该端的导流板,其上按予定大小至少钻有一个开孔。
现在仅通过举例的方法并参照下列附图,对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案加以阐述:
图1为一个模铸箱型断路器的顶视平面图;
图2为该断路器的侧剖面图;
图3为沿图1的剖线3-3看到的横剖面放大图;
图4为沿图3的剖线4-4看到的平剖面放大图。
图5为沿图3的剖线5-5看到的横剖面放大图。
图6为沿图3的剖线6-6看到的部分横剖面放大图;
图7为沿图3的剖线7-7看到的横剖面放大图。
图8为沿图3的剖线8-8看到的部分横剖面放大图;
图9为沿图3的剖线9-9看到的部分平剖面图;
图10为沿图3的剖线10-10看到的部分平剖面放大图;
图11为沿图3的剖线11-11看到的部分横剖面放大图;
图12为图1所示断路器的操作机构的各部件解剖放大的透视图;
图13为该断路器脱扣杆的放大透视图;
图14是该断路器在“分”位置时中间极或中相的部分横剖面放大图;
图15同于图14,但表示断路器处于“脱扣”位置;
图16为体现本发明并适用于由图1至图15中所阐述的气体扩胀及排放系统的剖面放大图;
图17为构成图16的系统中一部分的导流板透视图;
图18为图17的导流板的顶视轮廓图;
图19为与图16的气体扩胀及排放系统相连接的触头构件的部件分解透视图;
图20为与触头构件相连的绝缘隔板的顶视轮廓图;
图21为包括绝缘隔板在内的触头构件的顶视轮廓放大图。
断路器30包括有一个模铸的电气绝缘顶盖32,它以一些紧固螺丝36机械地紧固到一个模铸的电气绝缘的底盒或底盘34上,设有几个一次电气端子或引线端子38A,38B,和38C(图4),每相或每极一个;同样地设有几个二次电气端子或负荷端子40A,40B及40C,这些端子用于将断路器30电气上串接到欲保护的三相电力系统中的三相电路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屋电气公司,未经西屋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8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