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叉式起重车的液压驱动回路无效
申请号: | 85108231 | 申请日: | 1985-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8231B | 公开(公告)日: | 1987-11-18 |
发明(设计)人: | 竹内敏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66F9/22 | 分类号: | B66F9/2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王申,王宪模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重 液压 驱动 回路 | ||
此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叉式起重车液压驱动回路。这种叉式起重车内立柱的下降速度可以控制,而且当连接左右两边升降油缸的油管破裂时还可防止内立柱突然下降。此种叉式起重车通过操纵左右两个升降油缸可使内立柱上升或下降。
图1所表示的是先有技术的那种叉式起重车液压回路。油管10a′和10b′间具有左右连通两个液压升降油缸4′和5′底腔的液压通道,该处装有一个控制内立柱下降速度用的流量控制阀13(未表示出)。在图4所示左边油缸的底腔里,装有一个防止内立柱突然下降的安全下降阀20′(未表示出)。阀20′安装在油缸4的底端表面上。
在上述惯用的液压回路中,当检查或修理中拆装流量控制阀13′和安全下降阀20′时,将会遇到困难。那就是在更换流量控制阀13′时,连接阀13′和各个升降油缸4′和5′的管子10a′和10b′,以及连接流量控制阀13′和升/降转换阀11′的管子12′都需先分几步由人工拆卸。当更换安全下降阀20′时,需要经过外立柱1′的下连结梁2′上的一个通孔2a′,用一个适合的工具进行操作,劳累而费时间。此外,在某些叉式起重车常用立柱装置中,在下连结梁2′的下表面(如图2所示)上装有一个立柱支架29′。由于这种立柱装置,在着手拆卸安全下降阀20′之前,需要先把升降油缸4′从下连结梁2′上拆卸下来。
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先有技术的液压驱动回路的前述各种问题,并提供一个容易安装和拆卸流量控制阀和安全下降阀的,改进的叉式起重车液压驱动回路。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及其它一些目的是由一种叉式起重车的液压驱动回路来完成的,在左右两个升降油缸中,它们的底腔用油管联接起来。一个流量控制阀可装在一个升降油缸底部的外侧,而一个安全下降阀装在另一个升降油缸底部的外侧,这两个阀都是可拆卸的。
图1是一个局部断面的侧视图,它表示出一个典型的先有技术的液压驱动回路左右两个油缸下部的情况。
图2是图1的部分侧面示意图。
图3至图5表示出本发明提出的最佳实施例的液压驱动回路,图3是表示左右两个升降油缸下部的透视图;图4是表示升降油缸下部的平面剖视图;图5是立柱系统的后视图。
图3至图5表示出按照本发明的液压驱动回路和最佳实施例。
在图5所示的叉式起重车立柱系统后视图中,左右两根外立柱1,经过一个立柱支架(未表示出)安装在车身的最前部分,并由下连结梁2连接在一起。左右两根内立柱3,通过滚子(未表示出)与外立柱1连接起来,以便相对于外立柱1作垂直运动。
用于升降内立柱3的左右升降油缸4和5,竖直装在外立柱1的下连结梁2上。升降油缸4和5的活塞杆上端,刚性地连接到一根与内立柱3连接的上横梁6上。在图3和图4中,升降油缸4和5之一的底部,也就是在本实施例装置中左侧油缸4的底部加工有一个第一孔口7和一个第二孔口8,以致各自连通油缸4的底腔。另一升降油缸5的底部加工有一个孔口9,连通油缸5的底腔。升降油缸4上的第一孔口7与右缸5上的孔口9用液压管路10互相连通。上述升降油缸4的第二孔口8,通过一根连接管12与升/降转换阀11连接。上述转换阀11连接到作为液压源的泵P和油箱T。
左侧升降油缸4的底腔部分,装有一个用以控制内立柱3下降速度的流量控制或调节阀13,它是可拆卸地装在左侧油缸4底部外围的某一部分,在这里是装在前表面上。在另一根升降油缸5的底腔,装有一个安全下降阀20用以防止当油管10破裂时内立柱3突然下降,它可拆卸地安装在右侧油缸5外围的某一部分,这里是在前表面上。
流量控制阀13和安全下降阀20可以是任何现有的设计。为简单起见略去了有关这些阀的细节的描述。大体说来,流量控制阀13有一个带中心孔14c的阀体14,中心孔内放有一个第一弹簧15,一个阀芯16,一个阀座17,一个第一弹簧18和一个逆止球19。在阀体14的外表面有一段螺纹部分14a,它能同左侧油缸4侧面底部与底腔连通的螺纹孔4a相啮合。当转换开关阀11置于下降位置时,在升降油缸4底腔油液压力的作用下,逆止球19克服第二弹簧18的力发生移动,从而阀芯16克服第一弹簧15的力而移动。当阀芯16以这种方式移动时,阀体14上的油口14b的开口面积便按预约定量减小,从而限定内立柱3的安全下降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8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供应装置
- 下一篇:金属薄板剪切、对正、焊接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