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插秧机的栽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5108286.6 | 申请日: | 1985-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03907B | 公开(公告)日: | 1989-04-19 |
发明(设计)人: | 石山伊佐男;新山裕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井农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陶增炜 |
地址: | 日本国爱媛***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插秧机 栽植 装置 | ||
本发明关于把水稻之类农作物的秧苗向土壤中栽植的装置,所栽植的秧苗可以是带着泥土的垫毯状秧苗,纸制杯形垫毯状秧苗、育秧苗器中不加泥土和育秧母材而直接育成的垫毯状秧苗、或者育秧器中加入少量泥土和育秧母材而育成的垫毯状秧苗。
以往公知的水稻插秧机的栽植装置是采用由一根转动的曲柄来传动动作的,由于只有一个栽植机构,很难进行高速栽植。
因此,日本的特公昭49-17806号公报等文献中提出了有两个栽植机构的能够进行高速栽植的装置。但是,该公报记载的装置中,把栽植装置的栽植器装在从回转箱突出的中心轴的前端,由于把栽植器装在中心轴上的各种另件被配设在栽植器和回转箱之间,因此拆装都很麻烦。
还有,上述公知的装置中,多个栽植爪形成于贮苗箱上,对以高速进入分苗口的苗进行分株和抓取而构成的。栽植器的回转轨迹必须正确地通过分苗口。因此,公知的装置要求高精度的另件、精密的装配,是极为高价的装置。
由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插秧机的栽植装置,由于把栽植装置固定在中心轴上的装配部件设置在中心轴的前端,因而使装拆容易进行。
此外,由于本发明的栽植装置以各种自由调节的方式装在中心轴上,因此栽植器的回转轨迹能正确地通过分苗口,造价也便宜。
图1是本发明乘坐型水稻插秧机整体侧视图,
图2是同上的平面图,
图3是图1的Ⅲ-Ⅲ断面图,
图4是图3的Ⅵ-Ⅵ断面图,
图5是图3的Ⅴ-Ⅴ断面图,
图6是行星齿轮的放大平面图,
图7是同上的放大侧视图,
图8是装在回转箱内轴上的五个齿轮的装配关系说明图。
下面把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根据附图进行说明,1是乘坐牵引车,在平地板2的下侧设有前变速箱3以及后变速箱4。在前变速箱3的后侧部的左右两侧设有左右一对的前轮5、5,在后变速箱4的左右两侧装着传动箱6的各自的前端部。在该传动箱6的各自的后端部上,装着后轮7、7。在地板2的前侧部分,直立装设着装有操纵杠杆之类的箱体8和方向盘9。在地板2的后侧部分装着发动机10,其上盖着盖子11,盖子11上面装着驾驶座12。
13、13是前纵向拉杆。14是把上述左右的传动箱6结合起来的连接框架。上述前纵向拉杆13在上述连接框架14上以一定的间隔直立地布置着。
15是升降拉杆,它由上拉杆15b和下拉杆15a、前纵向拉杆13和后纵向拉杆16组成。上拉杆15b的前侧用销59铰接在上述前纵向拉杆13上,其后侧用销60铰接在后纵向拉杆16上。下拉杆15a的前侧用销61铰接在上述前纵向拉杆13上,其后侧用销62铰接在后纵向拉杆16上。17是液压缸装置,其一端铰接在上拉杆15b上,其另一端铰接在牵引车1上,借助于液压缸的伸缩,后纵向拉杆16就进行升降。在后纵向拉杆16的下端部上设有前后方向的套筒24,支轴25支承在其中可自由活动。
18是栽植部分,由传动箱19、贮苗箱20、栽植装置21、中央土地整平器22、侧面土地整平器23等组成。在上述传动箱19的中间部上固装着上述支轴25的后端,栽植部分18以套筒24为中心进行摇摆。上述栽植传动箱19由主箱体19a、自主箱体19a向左右伸出的副箱体19b、自副箱体19b向后方延伸的纵向箱体19c组成。
26是贮苗箱20的承受框架,挡住贮苗箱20的下端,承受框架26向横向伸长,设有将装在贮苗箱20上的苗分开来的分苗口27、27…
栽植装置21由一个回转箱28和*个栽植器29组成。图3是栽植装置21的横断面图。在传动箱19c内设有由链条30传动的齿轮34,把该齿轮34固定在驱动轴35上。驱动轴35由传动箱19c向外侧横方向伸出,把该驱动轴35的前端做成四方形,在该前端部上装着回转箱28。因此,回转箱28和驱动轴35一体地回转,37是轴承座,其基部在纵向传动箱19c中以螺钉70固定,在前端形成有圆筒部分37b。该圆筒部分37b对于上述驱动轴35是偏心的,38是在驱动轴35上自由回转地动配着的中心齿轮,把中心齿轮38的毂部38a置于上述圆筒部37b和驱动轴35之间的间隙内。使圆筒部37b和毂部38a用键63来配合,中心齿轮38对于纵向传动箱19c就固定着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井农机株式会社,未经井农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82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