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液体燃料喷射离散燃烧内燃机无效
申请号: | 85108366 | 申请日: | 1985-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8366B | 公开(公告)日: | 198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培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02B23/02 | 分类号: | F02B23/02;F02B23/06 |
代理公司: | 华中工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骆如碧,戚昌文 |
地址: |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燃料 喷射 离散 燃烧 内燃机 | ||
本发明属于液体燃料直喷式内燃机。
在液体燃料喷射压燃式内燃机的活塞头部的深坑燃烧室中,设置表面具有凸台或凹槽的并覆盖催化剂的圆锥形镶块结构是改善工质形成和燃烧过程的一种方法,这种内燃机在GB2129489中已经被提出,该专利文献专门介绍了这种内燃机燃烧室中的催化装置,它是靠螺钉紧固在活塞头部深坑燃烧室中的圆锥形组合式镶块,用耐热材料制成,它的表面呈一连串的等距离螺旋形的凸台或凹槽,并镀有象白金合金那样的催化剂。在这种内燃机气缸头部布置一喷油器,其轴线与圆锥形镶块的轴线几乎重合。在这种内燃机压缩期间,活塞顶面与气缸盖底面之间的空气被挤入深坑燃烧室,被挤入燃烧室中的空气的大部分是流经圆锥形镶块的凸台或凹槽,而受到干扰,呈旋转状态。燃油一般是沿着喷油器轴线方向喷入燃烧室,并被圆锥形镶块离散,与流经此处的空气充分地混合、加热和催化,从而改善工质形成和燃烧过程。
但这种涂有催化剂的圆锥形燃油喷柱离散镶块的内燃机,其活塞头部的燃烧室只能是回转体式的深坑燃烧室,不可能是浅盆形燃烧室因无法在燃烧室中产生挤压旋流,所以该技术无法应用于具有浅盆形燃烧室的高、中和低速内燃机;另外,该技术因深坑燃烧室的热损失比较大,故其燃油消耗率较高。
本发明所提供的内燃机可以克服上述不足之处。
本发明是一种液体燃料喷射离散燃烧内燃机。这种内燃机是以设置在气缸盖底部或设置在活塞头部浅盆式、深坑式燃烧室中的燃油喷柱离散块为主要形式。
在这种内燃机的气缸盖中布置一只喷油器,在每一个喷孔的前缘适当距离1处设置一个横截面形状一般呈锥形的燃油喷柱离散块,每一燃油喷柱对着每一个燃油喷柱离散块喷射,而被离散成一部分或几部分,并被引向燃烧室适当处,使更多的空气与燃油混合,增加燃油与空气的混合速度,改善油气当量比在燃烧室中的时空分布,提高燃烧速度,改善了内燃机的工质形成和燃烧过程,提高了内燃机的经济性。
本发明的优点是:不仅保持了这种圆锥形离散块离散燃油喷柱所取得的效果,而且改进了这种燃油喷柱离散块的结构形式,能广泛地应用于活塞头部呈浅盆式、深坑式的高、中和低速内燃机,并使其有高的经济性。
本发明的内燃机包含两种基本形式。第一种基本形式是关于汽缸内的进气无旋流的液体燃料直喷式内燃机,它具有轴向单孔、轴针式单孔或多孔的喷油器,它被布置在气缸盖的汽缸边缘处,整个燃烧室布置在活塞头部,且以“半ω”形为最佳形状,在气缸盖底部或“半ω”燃烧室中距喷孔1处设置燃油喷柱离散块。第二种基本形式的直喷式内燃机是关于汽缸内的进气是无旋流或弱旋流的,它具有多孔喷油器,喷油器的喷嘴一般设置在气缸盖的中央位置,整个燃烧室设置在活塞头部,呈浅盆形或深坑形,在气缸盖底部或在活塞头部的燃烧室中设置燃油喷柱离散块。
在本发明的内燃机里,燃油喷柱离散块的横截面形状、离散角θ、离散槽宽W和前缘距离1是影响燃油空气比在燃烧室中分布的主要参数之一。燃油喷柱离散块的横截面形状一般呈锥形或单面斜边形,锥角两边的型线或单面斜边形的型线一般是直线、折线、弧线或它们的组合型;离散角0°<θ<180°;前缘距离5毫米<1<L1(L1为无燃油喷柱离散块时燃油喷柱的核心长度);离散槽宽度0≤W≤4/10φ1(φ1为在前缘距离1处的燃油喷柱横截面的最大直径)。
燃油喷柱离散块一般由耐热材料制成。它与气缸盖或活塞头部燃烧室的联接方式是分散组合、整体组合和整体式结构。
本发明将通过图例予以描述,参见附图,其中:图1a、2a、3a和4a表示通过活塞、燃烧室、燃油喷柱离散块、喷油器、气缸盖和汽缸体的局部纵部面图;图1b表示图1a中过中、B的局部剖面图;图2b表示图2a中通过C、D的局部剖面图;图3b表示图3a中活塞顶的俯视图;图4b表示图4a中过E、F的局部剖面图。燃油喷柱离散块在各图中的编号相同。
首先,图1是本发明的内燃机的第一种基本形式的图例。具有轴针式单孔的喷油器〔7〕倾斜地布置在气缸盖〔5〕进、排气阀之间的汽缸边缘处,这样可以获得足够长的燃油喷柱,且避免燃油喷柱离散块与进气阀相碰撞而有利于实现内燃机增压。为了迎合燃油喷柱离散后的形状和有利于组织燃烧室中的气流运动,活塞〔3〕的头部燃烧室〔4〕呈“半ω”形。燃油喷柱离散块〔1〕是镶在气缸头部的套筒〔6〕的一部分,靠喷油器〔7〕压紧和定位销定位,喷孔到燃油喷柱离散块〔1〕的距离为1,其横截面的基本形状呈锥形,离散锥角为θ,锥角的两边是弧线型〔8〕,离散槽宽度为W,燃油喷柱被分解为三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工学院,未经华中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8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