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内燃机自控节油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5108935 | 申请日: | 1985-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8935A | 公开(公告)日: | 1986-10-08 |
发明(设计)人: | 程安生;陆立丰;陈靖寰;徐文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安生;陆立丰;陈靖寰;徐文武 |
主分类号: | F02D31/00 | 分类号: | F02D31/00;F02D33/00 |
代理公司: | 青海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刘开鼎,范远明 |
地址: | 青海省德令***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自控 节油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自动控制和节约燃油装置,尤其适合在汽车上使用。
长期以来,简化驾驶操作和节油一直是汽车领域的两大主要课题。虽然存在诸如全自动控制、半自动控制和调速器以及手油门等多种技术,然而,它们各有缺陷。全自动控制虽具有不需人工操作的优点,但造价昂贵,使用条件苛刻;半自动控制同样结构复杂,且使用中仍需人工控制油门;现有各种调速器,均是利用离心机械实现调速,因未能解决二次函数的离心力与一次函数的弹簧力的平衡问题,故单制和双制调速器只能起到稳定低速、限制高速的作用;全制调速器是靠人工不断拉动弹簧,使弹簧力在足够小的速度范围内逐段靠近离心力,控制精度不高;手油门是在正常行驶阶段将油门踏板固定,虽能减轻劳动强度,却无法根据发动机的负荷变化,合理供油,也不便于处理紧急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根据发动机的实际负荷,自动合理供油和自动换档的自控节油装置。它可以自由选择自动控制和人工控制两种操作方法,同时可收到延长内燃机使用寿命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自控节油装置的核心是负荷感应器和油门转换器。
自控节油装置由一个负荷感应器和一个油门转换器组成时,为自动供油器。对于汽车任何档次的正常行驶阶段均能进行自动供油,对于内燃机可进行全制精确调速和自动供油。
自控节油装置由三个负荷感应器、一个油门转换器和凸轮轴及换档顶杆组成时,为自控节油半自动驾驶装置。对汽车起到全程自动供油(仅起步除外)和自动换档的作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图1为负荷感应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油门转换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A-A方向剖视图。
图4为自动供油器安装布局示意图-以解放CA10型汽车为例。
图5为自控节油半自动驾驶装置结构示意图-以红旗小轿车为例。
图6为缩小的图5B向示意图。
负荷感应器和油门转换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负荷感应器如图1所示。其关键在于采用了导轨结构。飞块(2)安置在导轨(3)内,钢丝绳(5)沿着钢丝绳导槽(4)将飞块(2)与联接转子(7)连接起来。当感应轴(1)转动时,飞块(2)产生离心力F,沿导轨(3)方向的分力为F1,联接转子(7)受到两个方向相反的力的作用,即F1和F2。F2是主压簧(6)的作用力和联接转子运动的阻力之和。由于F1的方向始终与导轨(3)的方向相一致,从而按F1=FCosθ的关系式改变力的矢量参数(式中θ为离心力F与导轨方向之夹角)。随感应轴(1)的转速变化,F1和F2处于不同的动态平衡状态,由此实现在任何转速范围内精确地感应负荷並通过联接转子(7)的轴向位移将负荷显示出来。导轨曲线的形状取决于飞块(2)的轴心运动轨迹,其极座标方程如下式:
mπ2n2Cosθ〔γ0+(L+R)Cosθ〕·(1-μ1tgθ-2μ2Cosβ)-900(f0+αL)=0
其中:m-飞块质量;
n-感应轴转速;
γ0-钢丝绳导槽左缘中心至轴线的距离;
L-弹簧的压缩长度(即油门的关闭距离);
R-飞块轴半径;
μ1-导轨与飞块间的摩擦系数;
μ2-钢丝绳导槽与钢丝绳间的摩擦系数;
β-钢丝绳导槽园弧中点半径方向与园弧端点切线方向之夹角;
α-各弹簧刚度之和。
其中:α=α1+α2+α3
α1-主压簧刚度;
α2-自控滑块压簧刚度;
α3-人控滑块压簧刚度;
f0=f3+f4+f5。
其中:f3-各弹簧预紧力之和;f
f4-滑块运动阻力与油门阻力之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安生;陆立丰;陈靖寰;徐文武,未经程安生;陆立丰;陈靖寰;徐文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8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开关叶片的风车
- 下一篇:联合整地耕作方法及联合整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