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气-液环流生物反应器无效
申请号: | 85109440 | 申请日: | 1985-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9440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7-08 |
发明(设计)人: | 王鸿祺;杨筱萍;毛忠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轻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02F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流 生物反应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生物反应器,特别是用于单细胞蛋白培养和含碳、氮素营养源的污水处理,以及多种发酵过程的生物反应器。
用生物反应器培养单细胞蛋白,及处理工业污水,是国内外正在研究或采用的有效办法之一。生物反应器的形式、结构不一,各有特点,但大型化、高效率、低消耗、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的生物反应器尚不多见。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生物反应器,该反应器应具备大型化、高效率、结构简单、易于制作,适于一般工厂应用的特性,并能有效的用于单细胞蛋白大规模的培养及工业污水的生物处理。
本发明的生物反应器是由下述方案实施的。反应器取气液环流形式。采用外循环时,反应器主体是由升液段(图1,1)、降液段(图1,2)、上下水平连接段所构成。在升液段,空气引入反应器之后的空气分布方法是在三种形式的空气分布器中,根据条件和需要,任选一种,并可调换。这三种形式的分布器为同心环管分布器,波纹筛板分布器,和大小孔平筛板分布器。在降液通道上方,设有旋流板气液分离器,在分离器下方连接菌体细胞产品排放管道,装设扁平形式渐扩通道结构的细胞沉降槽。降液通道下方,连接文丘里结构的新鲜空气及培养液加入段。反应器上还设有进出料口、排气、换热等装置。该反应器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使空气分布均匀,提高了传质效率,可取得高细胞浓度,并达到高产量,从而提高了反应器的效率。
本发明反应器的另一结构形式是升液段为内园筒的内循环结构。以下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 是反应器的外循环结构示意图。
图2 是反应器的内循环结构示意图。
图3 是同心环管空气分布器示意图。
图4 是波纹板空气分布器示意图。
图5 是大小孔筛板空气分布器示意图。
图6 是细胞沉降槽示意图。
图7 是旋流板气液分离器示意图。
图8 是假丝酵母菌体,BR-COO1的模诺(Monod)特性曲线。
空气进入反应器后,通过三种形式中的任一种空气分布器,进行空气分布,为了取得好的分布效果,使用的几种空气分布器,其具体结构是:所说的同心环管空气分布器,环管上开有5~8毫米的孔,开孔率20~50%,环管两层或多层(图3);波纹筛板分布器(图4,a)开孔率20~40%,孔径5~10毫米,波纹孤度夹角α=90~120°(图4,b),弦长=40~50毫米;大小孔平筛板分布器(图5),大孔直径6~12毫米,小孔直径3~6毫米,总开孔率20~40%。当使用同心环管分布器时,在分布器上方设有无缺口筛孔挡板,挡板开孔率8~60%,挡板数目与分布器数目相同。空气分布器的数目是每立方米反应器体积有2~4个。为了使引入空气均匀进入空气分配器,还在反应器升液通道外围设置空气分配管(图1,8)。经空气分布器后的空气与培养液混合,通 过升液通道以切线方向进入旋流板气液分配器,以提高分离效果。旋流板气液分离器的具体结构是:旋流板开缝数及仰角以保持气体出缝速度20~40米/秒为准;旋流板级数可取1~3级,即一层至三层旋流板;分离气体后的培养液,经过产品排出管道,进行细胞沉降槽(图6),这种沉降槽采用扁平形式和渐扩通道结构,以达到进一步提高产品浓度的目的。所得到的高浓度菌体,大部分作为产品,也可将一部分作为反馈菌体回入反应器;同时通过一特殊设计的文丘里结构的新鲜空气及培养液加入段,不断加入新鲜空气及培养液;通过环流,加速反应,不断得到产品。当以糖蜜为原料时,单细胞蛋白的生产强度达15〔公斤(干)/米3小时〕,以酒精废醪为原料时,单细胞蛋白生产强度达3〔公斤(干)/米3小时〕,此两项指标为目前国内同类反应器的2~3倍。当以酒精废醪为原料时在取得单细胞蛋白的同时,BOD的去除率达80%。
本发明的反应器所采用的具体结构特征,权利要求2~5所述的空气分布器和旋流板分布器等,既适用于本发明的外循环通道生物反应器,也适用于本发明的升液段为内园筒的内循环生物反应器,但对于降液段为内园筒的内循环反应器,则不能使用。
本发明反应器由于具备溶氧速度高(KLa值高),生产强度大的特性,使用生长快速或其他代谢作用快速的菌种,将充分发挥本反应器的效能。例如将本发明反应器用于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酵母,SCP)时,所用菌种,系特为驯化的、高生长比速的假丝酵母菌株,BR-COO1,其最大生长比速μm=0.72(图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轻工业学院,未经无锡轻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9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