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数字传输系统无效
申请号: | 85109560 | 申请日: | 198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9560A | 公开(公告)日: | 1986-07-30 |
发明(设计)人: | 福田节;津田俊隆;村野和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5/14 | 分类号: | H04L5/14;H04B3/2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杨晓光 |
地址: | 日本神奈***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 传输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数字传输系统,尤其涉及,例如,使用在通过单传输线在全双工通信模态下发送数据的综合业务数据网(ISDN)的数字传输系统。
在全双工通信模态下工作的一个熟知的数字传输系统中,为了保持优质的传输数据,必须实现高度精确的定时恢复操作;基于同一理由,必须完全地抑制回波。上述的第二个要求特别适合于工作在回波抑制方式(或回波对消方式)下的数字传输系统,但工作在时间压缩方式,也称为乒乓法情况时的数字传输系统就不如此重要了。这是因为,在乒乓法中,由发送一接收装置中的发送单元来的发送信号不能固有地漏泄入同一装置中的接收单元中,而在回波抑制方式中这是能实现的。
换句话说,在上述的数字传输系统中,定时恢复操作中的干扰通常是由该系统的发送信号输出而来的回波信号造成的;而在回波抑制操作中的干扰通常是由从遥控发送一接收装置接收到的信号造成的。
在先有技术的发送一接收装置中,保持高质量的传输数据的手段仅是寄希望于尽可能的降低回波信号,以获得更精确的定时恢复。例如,有关的回波抑制电路(经常称为回波对消电路,但在下文中称为回波抑制电路)需在一定的算法下工作,使每个取样点处的回波信号几乎为零。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每个被取样的回波信号电平减至接近于零,而没有被取样的回波信号仍保留原样,即具有相当高的电平。这些没被取样的回波信号经常达到接收信号那样高的电平,在这种情况下,对有关的定时恢复电路来说,要获得真正精确的定时恢复操作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因为用于操作的那个接收信号内含有不希望的非取样回波信号分量。
因此,存在在先有技术中的问题是:第一,必须使用大量的取样点;第二,定时恢复电路必须在复杂的算法下操作。从经济的观点来看上述的第一和第二两种手段在实际上及商业上是不适用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全双工通讯模态和回波抑制方式下工作的数字传输系统,在不采用特殊的硬件或使用特殊算法的情况下能够完成高度精确的定时恢复操作。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是为了在不采用特殊的硬件或使用特殊的算法情况下获得一种完全回波抑制操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数字传输系统,至少包括定时控制装置和传输控制装置:定时控制装置的操作是为了在每个预定的期间内,利用加到其上的接收信号去与发送一接收装置的内时钟相同步,传输控制装置的操作是为了阻止发送信号从发送一接收装置中出来。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特性从下面参照附图对最佳实施方案的描述中就更加清楚了。
图1为本发明有关的常规数字传输系统的一般方框图;
图2A,2B,2C和2D是为了说明回波抑制电路而对信号波形的描述。
图3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案的主发送一接收装置的方框图;
图4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案的从动发送一接收装置的方框图;
图5A,5B,5C和5D描述了图3和图4装置中出现的信号时间略图;
图6说明了一个更加详细的关于同步电路以及和图4中的程序控制器协同的定时恢复电路的例子。
图7A至7K分别描述了图6的A至K部分出现的波形。
图8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案的主发送一接收装置的方框图;
图9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案的从发送一接收装置的方框图;
图10A,10B,10C和10D描述了图8和图9的装置中出现的信号的时间略图;
图11是按照本发明改进的第一实施方案的数字传输系统的一般方框图;
图12A,12B,12C和12D描述了信号的波形,用来说明在主发送一接收装置中进行的定时恢复;
图13说明一个更详细的关于定时恢复电路和图11的主发送一接收装置处的相位提取装置的例子。
图14A到14I给出了时间略图,用来说明示于图13的电路操作。
图15为帧脉冲发生器的详细例子。
图16是改进的接收器部分的电路图,此接收器部分仅是由帧脉冲控制的。
图17A至17F分别描述了呈现在图16中的A至F部分的信号波形。
在叙述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之前,参照有关的图的同时首先叙述其技术背景和存在的问题,此外,为了易于理解,下面的说明将主要放在综合业务数据网的基础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通株式会社,未经富士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9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