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无纺布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5109679 | 申请日: | 198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85109679A | 公开(公告)日: | 1986-09-03 |
发明(设计)人: | 久我睦男;横田匡史;山田博三;前田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迪尼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4H1/48 | 分类号: | D04H1/4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全菁,吴大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纺布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以截成适当长度的茧丝作为主要构成纤维的无纺布及制造该无纺布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使表面保护,表面手感和表面外观得到改善的茧丝主体的纤维聚集片材。
以前,作为无规则聚集片状化的茧丝,有称之为平板茧的茧丝,它是蚕茧自作而成的薄片,离工业上的无纺布差之甚远,不如称之为工艺品更为合适。而丝棉虽说自古以来就在使用,但在面积上有限制,难以将它延长薄的均匀状态。
也就是说,以茧丝作为构成纤维,尽管无棉结和纤维未解舒部分,但工业生产构成纤维遍及全片並均匀分散的无纺布是困难的,因此,现在还不能提供以茧丝为构成纤维的优质无纺布。
茧丝从来就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质的纤维,因此,如果能用它制造无纺布,就能得到商品价值高的无纺布。
众所周知,茧丝具有的断面结构是两根丝素由丝胶包住,将这种丝胶溶解除去,也就是如果精练,就能将丝素分离出来,各自独立,一根茧丝分成两根,形成更细的纤维。因此,如果用精练后的茧丝制造无纺布,与用未精练的茧丝制造的无纺布相比,就能得到更柔软手感良好的无纺布。
衣服用的保暖材料,迄今一直棉花,羊毛、羽绒,蚕丝等天然纤维和涤纶,丙纶等合成纤维,近年来,又开发成做特殊形状的合成纤维,並在市场上销售。
上述材料中,保暖性能特别好的材料,有羽绒、蚕丝,特殊形状的涤纶等,但用这些材料形成的保暖材料也有各自的缺点。例如,羽绒的保暖性能很好,但体积大,因此不适于要求活动性能好的运动服衣料等。利用茧丝的保暖材料中丝棉的保暖性能很好,但加工性方面却有限制,不能用于各种用途。另一方面,使用特殊形状的涤纶纤维保暖材料,具有优良的保暖性,但却没有吸湿性和放湿性,用作衣料还有问题。
以前的保暖材料,例如防寒衣料用的棉絮,使用将羽绒等羽毛聚集体或合成纤维聚集体和铝蒸镀膜形成一体的片料。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损于茧丝特性,而且没有棉结和纤维之间的解舒部分,以茧丝为主体的无纺布。
进而,本发明提供高强度的无纺布以及纤维抱合度高的无纺布。
并且,本发明提供以茧丝为主要构成要素,体积不大,平板化,而且柔软,手感良好的无纺布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量轻,非膨松性,具有优良保暖性,吸湿性,放湿性都好的柔软无纺片料。
实施例:
首先说明提供以茧丝为主体的无纺布发明。
本发明的构成是将20~150%(重量)由涤纶,锦纶,丙纶,粘胶丝,腈纶类及其他纤维群中选出的一种至两种以上的混合纤维和截成适宜长度的茧丝混合而成的纤维聚集体,或者,将编织布介于该纤维聚集体中间,以完成以茧丝为主体的均匀优质无纺布。
对茧丝要施加含有水分的纺织油剂,在进行梳理形成聚集体时,由于残存丝胶的强亲水性引起的茧丝相互抱合性,使得在聚集体内茧丝的未解舒部分残留,同时茧丝相互之间产生部分集合,也就是说形成棉结,难以得到聚集纤维能均匀分散的优质无纺布。本发明的成功是在由某种纤维群中选出适宜的一种至两种以上纺织用纤维(本发明中称之为混合用纤维)中施加必要的油剂,将它与茧丝混合,使它与茧丝的外周边发生物理作用,松弛了茧丝相互的抱合性。也就是说,将相互间无抱合性的纺织用纤维与茧丝进行一定量分散混合,以致尽可能地阻止茧丝相互细密化,从而消除由茧丝抱合性而引起的棉结发生。
本发明中,使用涤纶、锦纶、丙纶、粘胶丝、腈纶类等一般纺织用纤维作为混合用纤维。
本发明可以提供不损害茧丝的特性,而且没有棉结和纤维相互之间的未解舒部分,以茧丝为主体的无纺布,因此,混合用纤维的混合量是特别重要的条件。
首先,在其混合量相对于茧丝不满20%(重量)时,阻止茧丝相互抱合性的效应不能均匀地遍及整个纤维聚集体,因此得不到茧丝均匀分散聚集的无纺布。
反之,在其混合量相对于茧丝超过150%(重量)时,作为构成无纺布聚集纤维的茧丝绝对量则少,因此,无纺布基于茧丝原有特性的物理性能,特别是保暖性大大降低,其他物理性能,例如,轻量性、吸湿性、绝热性,柔软性等也降低。
本发明,作为混合用的纤维,特别采用了热粘合性纤维,在纤维聚集体形成后,如果使其一部分热粘合,保持残留的柔软感,构成纤维相互之间部分粘合固定,则可得到更优质的无纺布。这种热粘合性纤维,有1根纤维整体熔融起粘合剂作用的共聚聚酰胺纤维,同样的涤纶纤维,烯烃类纤维,此外,还有由粘合成分和非粘合载体成份两种成分构成的粘合用纤维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迪尼克株式会社,未经迪尼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9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